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奔跑向“新”老工业基地再度擦亮“金招牌

发布日期:2024-07-01  来源:央视网

核心提示:辽宁沈阳铁西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这里曾生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车床,创造了新中
辽宁沈阳铁西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这里曾生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车床,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数百个第一,是新中国工业的一张“名片”。然而,铁西区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迷。上世纪末,这里70%以上的国有企业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3万产业工人下岗。之后,铁西区奋力突围,在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后,再度焕发青春,扛起了国家重担。今年以来,铁西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5.4亿元,增长15.5%,在去年同期呈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仍保持了高位增长。是什么让老工业基地得以振兴,再度擦亮“新中国工业”曾经的这张“名片”?来看记者调研。

从改制到改观念 “改”出新活力 

QQ图片20240701165932

走进铁西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一个4个月前刚成立的新部门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100多名高技术人才来自不同研究方向和专业,他们重新组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集成解决客户的所有难题,这个新部门就是企业的“解决方案中心”。

这样一个大开间里,6个业务科室间像这样的临时交流探讨随处可见。从过去各自闭门研发到现在主动围绕客户需求分工协作,大家的工作理念发生了根本转变。QQ图片20240701170021董鑫说的改制就是沈鼓集团2020年开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沈鼓集团引入国家先进制造业二期基金,实施员工持股,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集团班子成员全部辞去市管干部身份,成为职业经理人。集团骨干则需要竞聘持股上岗,董鑫通过竞聘后成为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

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企业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实现根本性变革。在沈鼓集团,同一岗位员工根据能力与贡献差异,工资最低档与最高档差距约8倍。

QQ图片20240701170046职业发展上,有技术、营销、管理等6大晋升通道,员工考核优秀并达到任职资格要求,不分年龄和资历都有发展成为资深或首席专家的机会。

去年沈鼓集团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沈鼓集团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第一家风机专业制造厂,他们生产的各类压缩机被称为“工业心脏”。2023年,沈鼓集团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前的2020年相比,利润总额增长4倍,资产负债率下降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0.4%。

奔跑向“新” 跳出舒适区直面新需求

改革不止释放了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活力,也在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奔跑向“新”。走访的过程中,在沈鼓集团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一台即将组装下线的设备——空气储能压缩机。它将作为核心部件,运往青海格尔木的空气储能项目。这个项目在今年底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世界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第一、储能规模最大的示范项目。

QQ图片20240701170122

过去,沈鼓集团生产的各类压缩机机组最大直径1.8米。进军储能新兴产业,用于电力领域的压缩机机组直径长达2米,这给产品设计带来很大挑战。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研发团队主动跳出原有舒适区,去适应新产品、适应新用户的需求。从单环节研发到项目制集成,从只关注产品设计到强调应用场景匹配度、安全性,产品研发的理念和流程都发生了转变。

揭榜挂帅 推动产业创新“最后一公里”



同样位于铁西区的北方重工被誉为“新中国重机工业摇篮”。走访中,记者在它的生产车间看到一个个型号不同的盾构机。这台长度超过300米的盾构机组装完成后将运往甘肃,用于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的引哈济党项目。北方重工制造的300多台盾构机为引调水、公路铁路、抽水蓄能等工程开拓线路,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可由于技术门槛高,零部件“最后一公里”的国产化却很难突破。如何突破这“最后一公里”?继续来看记者调研。



北方重工提出“卡脖子”技术需求后,由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揭榜挂帅,同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40多家单位,最终研发出了强度合格的主轴承,做出了我国第一台完全国产化的盾构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铁西区,像北方重工这样通过揭榜挂帅推动产业创新的项目不在少数。

铁西区从2021年到今年滚动实施的29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发榜单位都是铁西区比较有名的传统制造企业,揭榜单位是来自全国的技术相关的科研院所。记者发现,通过政府整合资源,科技对于产业的支撑会体现得更加具体,也更有针对性。

在有组织创新的基础上,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改造也在同步推进。2023年以来,实施技改升级项目146个、总投资148亿元。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