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广东、广西、安徽等地电动自行车公共充换电设施将有统一团体标准。
5月6日,南都湾财社记者获悉,由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牵头组织技术研讨,北京、广东等七地电动自行车协会开展电动自行车公共充换电设施统一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
有行业协会负责人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统一团标的制定将降低企业研发等成本,促进整个行业规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统一技术要求,减少企业研发成本
根据通知,此次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由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牵头组织技术研讨,七地电动自行车协会组织本着“自愿加入、各自发布”的原则,尽量统一各团体标准的技术要求,减少企业研发成本。
其中,七地电动自行车协会分别是北京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广西电动车行业协会、安徽省电动车行业协会、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和东莞市电动车自行车行业协会。
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黄焕杰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目前各地充换电设施标准不一,增加了相关企业的执行成本。统一团标实施后,将解决这一问题,降低企业成本。广州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将在今年内尽快发布该标准。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会长范炎聪也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协会预计6月底完成团标发布,7月1日实施。
充换电设施缺口巨大
数据显示,我国全社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3.5亿辆,与庞大的充电需求量相比,各地完全具备安全充电条件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和设施无法满足实际充电需求。
黄焕杰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目前充换电设施“远远不够”,广州市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但根据之前统计的数据,广州市现有充换电接口50万个。
“如果按照一个口管5辆车来计算,目前还有一半的缺口。”黄焕杰称。
范炎聪也表示,深圳目前大概有5万个电动自行车充换电站点、70多万个充换电接口,未能满足存量500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
充换电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巨大的缺口吸引着企业入局,但一些乱象也随之浮现。
南都湾财社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有不少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投诉,这些投诉中又以乱收费、余额不退还最多。
南都此前报道,不少电动自行车车主吐槽公共充电桩收费,“我这辆电动车一度电能充满,在家充6毛钱就能搞定,但是在充电桩充满一次要6到8元,一个月就200多元。”此外,还有市民质疑充电收费标准复杂,直言像做数学题。
在范炎聪看来,目前市面上的充换电设施确实存在收费标准不一、部分收费偏高等问题,增加了老百姓使用成本。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需要解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整车企业与充换电运营企业没有完全打通,不能实现“通存通兑”(通充通换);对存量电池充电没有健康度检测功能,甚至大部分换电设施提供超标、大容量电池。
黄焕杰也表示,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与日俱增,市民充电需求增加,越来越多服务平台涌入充换电市场,但部分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带来安全隐患。
在他看来,团标因主要围绕技术方面,对充换电市场价格影响不大,但将助推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利好电动自行车车主。
“七省市电动自行车协会组织制定公共充换电设施统一团标,将会降低企业产品设计、批量生产、运营管理等成本,就是让企业少花钱,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促进整个行业规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范炎聪也表示。
在国标基础上增加电池体检等要求
南都湾财社记者查询发现,2022年12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曾发布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1部分:技术规范》,该标准于去年7月1日起实施,为推荐性标准,规定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包装、运输与贮存等方面内容。
此外,据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 第2部分:充换电服务信息交换》也在起草中。
地方层面,早在2022年7月,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就发布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充换电设施建设技术指引》,对充电插座、充电柜和换电柜等建设给出了技术指引。
深圳也于去年6月发布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规范》,规定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的总体要求、安装要求、验收要求、运营管理要求。
范炎聪介绍道,此次团标与国家标准相比,团标中的公共充电桩、公共充电柜、共享换电柜主要增加了电池体检、电池规格、短距通信、协同充电放电等更加智能化的功能。
【背景】
国务院常务会议: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
4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会议指出,要注重系统治理,强化标准引领和监管执法,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各环节安全水平。要注重疏堵结合,完善配套服务和支持政策,大力推进充电设施建设、蓄电池以旧换新等工作,在加强安全监管的同时更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4月28日,国务院安委办召开视频会议,对电动自行车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电池报废等工作提出要求。
视频会议强调,要疏堵结合解决难题,新建项目要将停放充电设施纳入项目配套规划、落实配建要求,既有小区要增设停放充电设施,多措并举管理和约束“进楼入户”行为。要建立报废回收体系,尽快出台老旧蓄电池报废标准,统筹推动老旧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以旧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