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给人的感觉是爆发式增长。
2020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累计突破500万辆,这才刚刚好完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的目标。然后,发展突然提速。2023年7月3日下午,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2000万辆在广州下线,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只用了17个月的时间。
爆发式增长后,将面临新的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表示,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总需求量预计将达到3800GWh,相对于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资源新增供应相对缓慢。预测显示,锂市场可能最早在2030年出现供不应求。
但是近日我国找锂有了重大突破!1月17日,新华社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我国在四川雅江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最大规模伟晶岩型单体锂矿。这一发现或许将解决锂市场供不应求现状。
为什么锂电池的应用如此广泛,有什么样的优点,目前主要有哪些应用场景?下文将梳理锂电池概念定义、工作原理、行业现状、产业链等内容。
文末还分享了一套“锂电池干货”,包含专家PPT、企业名单、实用标准、深度报告、学术研究等内容,共80份,前往公号【低碳新风】获取,强烈推荐给大家!
什么是锂电池储能
1、锂电池简介
锂电池,又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依靠锂离子(Li+)在正极与负级之间移动来达到充放电目的的一种二次电池。与其他主要的二次电池对比,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放电功率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明显优势,具体情况如下:
2、锂电池储能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电化学储能,无疑是未来新型储能发展的C位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来实现电荷和放电的过程,以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具体来说,锂电池储能系统由多个锂离子电池单体组成,每个电池单体都包括一个正极、一个负极和一种电解液。正极和负极之间有隔膜隔开,但是电解液可以穿过隔膜,形成离子通道。
当锂电池储能系统需要储存电能时,外部电源通过充电器将电能输送到锂电池储能系统中,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通过离子通道储存在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在这个过程离子从正极向负极迁移,形成了化学反应。
当需要使用电能时,锂电池储能系统会将储存的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输出,通过逆变器等设备进行处理后,供电给外部负载。这时,锂离子会从负极向正极迁移,同时放出化学能,产生电能输出。
3、2023年锂电池成绩单
锂电装机量同比增长31.6%: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消息,2023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累计同比增长31.6%。
锂电价格同比下滑超50%: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底的52万/吨下滑到2023年底的10万/吨,下滑幅度超80%,方形磷铁动力电芯价格从2022年底的0.99元/Wh下滑到2023年底的0.43元/Wh,下滑幅度超56%。
锂电投资金额下滑46%:据GGII不完全统计,2023年中国锂电池及四大主材共有137个新增规划项目,较2022年减少近一半。
锂电出口金额增加近40%: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锂电池2023年1-11月出口金额为4194亿,同比增长39.5%,预计2023年度出口增速近40%。
锂电池三大应用场景
根据终端应用,锂电池下游主要可分为动力、消费和储能三大领域。
动力锂电池主要应用领域为电动汽车、电动轻型车、电动工具等,是当前锂电池的主要应用场景(汽车动力电池又称“大动力电池”,电动轻型车/电动工具用动力电池又称“小动力电池”);
消费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近期兴起的蓝牙耳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是锂电池的重要应用领域;
储能锂电池则主要为通信基站、用户侧削峰填谷、离网电站、微电网、轨道交通等的储能需求提供支持,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
受益于动力、消费和储能三大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各细分领域的发展概况及未来趋势的具体情况如下:
1、动力锂电池市场前景广阔
动力锂电池是目前锂电池最主要的应用市场,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轻型车、电动工具三个领域。 政策端,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凭借能源效率、环保和智能化方面的明显优势,已成为公认的主流发展方向。
2020年10月,我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提出了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到2035年纯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实现全面电动化的宏大愿景。
2、消费锂电池将平稳增长
消费电子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硬件等。受集成电路、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功能日益强大,应用场景不断拓宽,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办公、娱乐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消费锂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根据中国储能网数据,2021年我国消费锂电池产量为 72GWh,实现同比增长18%。未来,消费电子产品的轻便化、高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对消费类锂电池的续航时间、充电速度等提出新的要求,GGII 预计消费类锂电池需求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每年增速保持在 5%-10%之间。
3、储能锂电池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储能锂电池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技术、政策、成本等原因,我国储能锂电池市场起步相对较晚。目前,我国储能锂电池主要用于通信基站、用户侧削峰填谷、离网电站、微电网、轨道交通等,部分还出口东南亚、欧美、澳大利亚等市场。
新型储能行业作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方向。2021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主要目标是到 2025 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 3000 万千瓦以上。到 2030 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其中,上述意见明确要求推动锂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因此,随着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新型储能相关的锂电池产业链将迎来较大的市场机会。锂电池产业链分析
1、上游:锂电池的发展基石
原料成本较高且供应受限,国产化与技术提升需求急迫。锂电池上游主要以锂矿相关资源以及电池主材料组成,现阶段稀有原料仍供应不充足,我国70%左右的锂仍需进口。同时锂电热度过高,成本在市场推动下不断上涨,需加速国产化和锂电回收缓解上游高成本问题。所以我国锂电池行业上游应围绕稀缺资源的配套技术和服务突破。动力电池材料仍有待创新突破提升密度、循环、安全等问题以满足高性能需求。
上游四大主材发展特点各有不同。
整体看正极和隔膜行业得益于上游原料紧缺、技术壁垒高以及所占成本比重大等因素,盈利水平较高。负极和电解液我国发展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小,中国出货量位列前茅,整体市场格局较稳定。
上游主材主要决定电池的性能和安全问题,目前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为主,能量密度、循环、和温度适应能力仍有上升空间,上游和中游参与者仍有待创新研发新材料,支持电池高性能制造应用。
2、中游:高性能制造和组装
目前中游市场集中度较高;企业仍处于较低毛利状态,未来需通过技术和成本控制提高市占率。制片、装配、化成、包装是锂电池中游环节的主要步骤,该环节本质是材料的加工和高性能组装属性。因此中游企业对材料的把控能力、成本控制以及制作电池的技术升级迭代是核心竞争点。电池是新能源车自燃的主要原因,技术升级提供更高安全性。
3、下游:需求推动发展
锂电池的三大应用板块包括动力电池、消费电池以及储能电池。在动力电池普及之前,消费电池是锂电池的主要需求端。其已历经相对完整的产业发展周期,目前步入成熟阶段。动力电池近十年来高速增长,当前出货量规模占据主导地位。储能电池现阶段处于提升技术、降本增效阶段。得益于清洁能源替代计划逐步推进,预计未来3-5年迈入规模化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