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住在城南的刘大姐用单位派发的福利券兑换了一盒月饼。月饼共有八块,净重1.5斤;外包装盒重1斤。记者近期在走访北京南城的几家超市和糕点零售店时也发现,这种礼品包装“豪华”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像刘大姐这样的消费者,其实并不希望商家在包装上过分下功夫,她更期望买到的商品在包装上更为“绿色”。很多人与刘大姐一样在问,过度包装为什么屡禁不止?
在今天举行的“2010年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司长邸建凯从零售行业的角度分析了一些商品包装为何不“绿色”。他说,如今制约零售业节能改造步伐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金制约。节能资金多由企业直接投资,缺乏其他融资渠道。被调查企业愿意采用的投资方式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据统计,多达53.5%的企业希望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32.6%的企业希望有政府补帖,由企业、政府、经营户相结合,或与厂家共同承担等其他方式;只有10.5%的企业考虑全部由企业承担节能费用。二是标准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影响节能效益衡量和节能持续动力的产生。管理节能的潜力依然很大。
如何在零售业推行节能减排?“绿色零售”已成为零售业未来节能环保的发展趋势。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商务部首次发布《2010年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简称《绿皮书》),全面总结现阶段我国零售业节能环保工作的现状,研究零售业对国家节能减排及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和贡献。《绿皮书》认为,零售业未来节能环保发展有六大趋势:一、综合节能新技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单位能源成本,打造绿色零售企业;二、充分挖掘门店的低碳发展空间,创建低碳超市、零碳超市;三、努力带动上游供应商的低碳化发展,帮助零售企业拓展更大的低碳空间;四、发挥零售业的窗口作用,担当社会责任,向消费者宣传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五、开展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六、建立更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和流通费用水平的绿色物流中心等。
邸建凯认为,如今零售业的节能减排市场潜力仍十分巨大,主要体现在用电耗能方面。他指出,目前零售业的能源消耗——电耗仅次于人力资源和房租,是三大成本之一。近些年,随着零售业节能工作的推进,这一指标有所降低,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高出2-3倍,节能潜力非常大。
据悉,《绿皮书》今年特别增加了面向消费者的专题调查,覆盖了北京、武汉、广州等22个城市的消费者,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68份。基本覆盖了超市目标顾客,样本量大,排除了背离真实情况的数据(记者 王姣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