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探索要合情更要合规

发布日期:2024-03-16  来源:中国能源报
核心提示:光伏保障利用小时数从国家规定的1300小时降至1250小时、风电保障利用小时数从国家规定的全额收购降至1700小时、剩余电量全部参加
光伏保障利用小时数从国家规定的1300小时降至1250小时、风电保障利用小时数从国家规定的全额收购降至1700小时、剩余电量全部参加市场化交易且今后市场化电量规模逐年扩大——《陕西省2021年新能源发电企业参与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甫一出台,业内一片哗然,“新能源保障利用小时数是国家政策,陕西无权擅自修改”“未对外征求意见即出台文件”等质疑声四起。虽然陕西此举符合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的大趋势,有其合情合理之处,但此起彼伏的质疑也为改革的推动者和政策的制定者提了个醒——市场化探索务必做到公开透明、依法依规。



新能源产业近年来风光无限,已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双双连年稳居世界第一的耀眼表现,充分展示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繁荣,也为未来经济绿色发展注入了巨大信心和动能。回顾、总结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经验不难发现,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创新、迭代等产业自身的不断突破,更离不开高额补贴和保障利用小时数等激励政策的强力护航。陕西新能源发电装机“4年净增3.65倍”的强势表现,同样得益于政策红利的持续支撑。其中,保障利用小时数政策作为核心举措之一,发挥了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

但迅猛增长的装机容量在开拓产业发展新局面的同时,也给保障利用小时数政策带来了全新挑战。事实上,风电、光伏发电现有的“保量保价”政策已经举步维艰。例如,在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的西北地区,产业发展规模已远超电力系统的消纳能力和各级财政的补贴极限,由此引发的“弃风”“弃光”难题让各方头痛不已。期间,“保量保价”虽仍在执行,但不得不以严控新增规模为前提。换言之,保障利用小时数这一老政策已“力不从心”,难以适应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势在必行。

事实上,面对新形势,补贴退坡、“以收定支”等破解“补贴缺口”的政策已经付诸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在此背景下,完善新能源保障利用小时数政策、推动新能源电力价格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枪打出头鸟。虽然“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规模”的说法已在国家层面文件中屡次出现,且部分省份早已不再执行保障利用小时数政策,转而大面积推广市场化交易,但像陕西这样官方发文确定市场化交易规模的,在国内少之又少。相比于其他省份的“斩而不奏”,陕西官方先发文后执行的操作要规范得多,但却引来不少指责,客观来说似乎有点冤。

但需要认识到,陕西的做法确有瑕疵。因为按照现有政策,若经国家主管部门同意,各地是有权设定当地保障利用小时数的。也就是说,陕西的新政是否属于“擅自修改国家政策”,关键在于其是否已经获得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但陕西方面在这个问题上却没有给出正面回应。在信息不通透的情况下,自然难以甩掉“违规”的帽子。

敢于作为,更要善于作为。当前的新能源产业还在“保量保价”的温室之中,但走出温室、参与竞争已是难以逆转的大趋势。需要强调的是,产业走出温室的时间、节奏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主管部门的政策决定的。若政策制定合情合理、依法依规,陕西将为其他省区探索新能源市场化提供一个有益的模板,反之就会是一个“开了坏头”的负面示范。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