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连续六年居全球首位

发布日期:2024-03-16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提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多方正加快谋划和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施工图。《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政府部门围绕绿色产业接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多方正加快谋划和制定绿色产业发展施工图。《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政府部门围绕绿色产业接连部署,涵盖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培育绿色产业龙头企业等多方面举措。地方也在积极谋划相关细则,布局一批绿色工厂、低碳园区,打造千亿级、万亿级产业集群。与此同时,信贷、保险、信托等多路金融资源将进一步向绿色产业倾斜,业内预计2021年我国绿色金融业务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



3月7日,济南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国舜绿建低碳·和钢智能科技示范产业园”在济南经济开发区开工,该产业园占地172亩,总投资10亿元。

2月26日,南京建邺低碳生态产业园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8.7亿元,将聚焦节能环保产业链,打造零碳技术研发和环保企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园区。

这些只是众多项目的缩影。项目密集落地的背后,是多个政府部门和地方政策的力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加快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从而实现产业低碳发展。

在此背景下,中央及多个部委密集发文加紧谋划相关路线图。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5年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同时,“建设一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大型绿色产业集团”。发改委日前印发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其中提出要积极培育绿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绿色产业竞争力。工信部强调,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并制定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多地也正在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谋划布局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日前发布的《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低碳园区。吉林提出,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构建绿色能源、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

一批千亿级、万亿级的绿色产业集群也将加速崛起。广西近日印发《关于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力争到2023年打造绿色新材料万亿元产业集群。此外,“十四五”时期,甘肃酒泉计划建成千亿级规模清洁能源产业链;宁波将投资近4000亿元建设一批化工新材料大项目,力争绿色石化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的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马涛日前撰文表示,当前中国工业领域已从高速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模式,绿色化、低碳化成为工业转型发展的“主旋律”。其中,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新兴产业凭借自身突出的低碳属性和高技术禀赋,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机遇,产业发展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在中国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也将逐渐提升。

利好政策催化下,绿色低碳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空间。据生态环境部数据,2030年全国低碳产业的产值预计将达到23万亿元,对GDP的贡献率将超过16%。

绿色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注入。3月7日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下一步将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监管政策、强制披露、产品创新等,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等绿色创新项目倾斜。银保监会表示,将积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

各大银行纷纷表态将增加绿色金融规模。例如,兴业银行制定了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全行绿色融资余额要突破2万亿元。浦发银行多个分行积极创新绿色信贷模式,如制定了专门的绿色金融政策,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授信评审环节,环境风险信息作为贷后检查重要内容,全面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未来三十年内,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绿色低碳投资的规模应该在百万亿元以上,将为绿色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在专家看来,2021年在政策和市场双重推动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工业结构逐步优化,绿色产业的潜力将持续释放。马涛表示,下一步需进一步加强工业低碳转型顶层设计。针对工业低碳转型需求,尽快梳理出亟须开展低碳转型的重点行业目录,以支持性政策带动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鼓励低碳经济提速发展。同时制造业领域要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发展超低排放、资源循环利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制造加速发展,在制造业领域打造出更多的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等示范工程。

赛迪智库节能与环保研究所研究人员霍婧对记者表示,下一步需要加快推进工业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鼓励开展省级绿色制造体系试点建设;同时信息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另外,还应通过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有效率地采集能耗、物耗、排放数据,识别绿色发展风险,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促进工业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制造产业逐步发展壮大。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