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下雪天可直接充电了 浙大科研团队新成果突破锂电池极限

发布日期:2024-02-29  来源:中国蓝新闻

核心提示:今天(2月29日)上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宣布开发并验证了一套新型电解液设计原理,首次成功实现锂电
今天(2月29日)上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范修林研究员团队宣布开发并验证了一套新型电解液设计原理,首次成功实现锂电池在最低-70℃到最高60℃的极端冷热环境下可以快速充放电。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29日刊发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

图片1.png

创新思路 挑战科研“空白区”

据科研人员介绍,锂电池内部包含着锂离子和电解液,充电的过程就像是锂电子在电解液中游泳一样,锂离子游动得越快,充电速度就越快。以往科研人员的想法是如何让锂电子快速游动,而浙大科研团队创新从电解液这一研究“空白区”入手,花费4年时间,像配置魔法药水一样,从多达23种可能的原料中,筛选配制出了让锂离子“游”的最快的电解液,弥补了电解液研发这一空白领域。对此,范修林笑称是一次剑走偏锋的尝试:“从赶泳池中的人转换为考虑泳池中的水,科研需要一些转换思路和剑走偏锋。”

测试数据表明,浙大提出的新型电解液在25℃室温下的离子电导率(相当于锂离子游动速度)是商用电解液的4倍,完成充电仅需10分钟;在-70℃时,离子电导率高于商用电解液1000倍以上。

图片2.png
对接企业 加速科研成果转换落地

据了解,与现有车企低温环境下先预热再充电的模式不同,浙大团队的新成果无需预热直接充电。目前已有车企对接了范修林科研团队,正在尝试将相关技术运用在新能源电车的电池里。同时,范修林告诉记者,未来更广阔和有效的应用将在极地科考、空间探测、海底勘探等极端环境下应用。

图片3.png此外,团队还尝试将相关电解液设计思路运用到钠离子电池和钾离子电池中,目前也已初具成效,未来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可实现无损快充。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