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新型储能正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1月25日,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国家能源局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000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新型储能发展迅速
近年来,新型储能日益成为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成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及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
与传统的抽水蓄能不同,新型储能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热(冷)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氢(氨)储能,不同新型储能技术内在特性不尽相同,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目前,电化学储能功率范围较广、能量密度高,相较其它新型储能技术成熟度更高,因此适用场景更广泛。“我们平时说的磷酸铁锂电池就是新型储能的一种。”一位储能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城市记者采访时说,由于锂离子电池储能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设备性能好、运维便利等特点,主导优势持续扩大。
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4%,铅炭(酸)电池储能占比0.5%,压缩空气储能占比0.5%,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新型储能技术占比1.2%。
“2023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边广琦表示,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有力地支撑了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
多地交出储能亮眼“成绩单”
边广琦介绍,新型储能多应用场景发挥功效,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一是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规模约1236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甘肃等新能源发展较快的省区。二是提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规模达1539万千瓦,占比呈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宁夏等系统调节需求较大的省区。三是服务用户灵活高效用能,广东、浙江等省工商业用户储能迅速发展。
“山东、内蒙古、新疆、甘肃、湖南5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宁夏、贵州、广东、湖北、安徽、广西6省区装机规模超过100万千瓦。华北、西北地区新型储能发展较快,装机占比超过全国50%,其中西北地区占29%,华北地区占27%。”边广琦说。
截至2023年底,以累计装机398万千瓦/802万千瓦时的规模排名全国第一的山东省,在支持储能发展方面为全国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2021年4月,山东省出台了国内首个独立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支持政策,建立起山东储能在电力中长期市场下的盈利模式;2022年7月,山东省率先出台全国首个长时储能专项支持政策,加大容量补偿力度、提升容量租赁比例,并支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2022年8月,山东省作为国内首批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出台国内首个独立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支持政策;2023年8月,山东省发布了国内首个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支持政策,为拓宽配建储能盈利渠道,鼓励其积极参与电力市场,更好地发挥电力系统调节作用。如今山东省提出通过构建“一带、两城、三区、N基地”发展格局,力争到2024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00万千瓦以上、规模突破1.1亿千瓦。
同样是装机量超过200万千瓦的湖南省,是国内最早建设新型储能的省份之一,目前湖南省已并网投产新型储能总规模居全国第二,在新型储能领域的研究也走在全国前列。根据1月15日国网湖南电科院发布的消息,湖南省域规模化多元新型储能多场景融合应用及协调控制科技示范工程开建,拟于2025年12月建成,着力解决现有储能调度协同不够、多场景综合利用不足等难题。据了解,该储能示范工程近日成功入选国家电网首批新型电力系统原创技术策源地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范围覆盖全省14个市州,通过构建新型储能统一调度控制体系、强化用户侧分布式储能聚合协同等,支撑配优、用好省域范围新型储能,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消纳、电力保供需求,提升省域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
作为工商业储能迅速发展的广东省在2023年的表现也很亮眼,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目前广东全省储能在建、已签约待建的重点项目共计146个,总投资额约2787亿元。据悉,2024年开年以来,广东储能备案项目同比增长逾5倍,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万亿元。
未来如何发展
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过去几年,新型储能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关键要素备受关注,各地相关政策持续加码,让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强劲的“东风”。未来新型储能产业该如何发展?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价格机制仍是储能盈利的关键,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深入,将逐步形成适宜各类调节资源公平竞争的价格机制和市场机制。
“在经历了发展大年之后,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来看,都已经进入最后下跌阶段。目前储能领域已经利空出尽,加之海外市场光伏装机超预期增长,发展中国家储能需求才刚刚崛起,新的市场有待开发,新能源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交易而激活储能更大的需求,增量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否极泰来,实现反转。”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刘为说。
为持续推动新型储能发展,近期,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了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工作,遴选了一批技术指标先进、应用场景丰富的新型储能项目。
边广琦表示,下一步,将积极鼓励技术创新,结合新型储能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着力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跟踪评估,压实各方责任,确保示范项目取得预期效果,为下一步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二是开展促进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的相关举措研究,引导新型储能科学调用,进一步发挥系统支撑调节作用。三是组织开展“十五五”新型储能发展需求专题研究,提前谋划加强顶层设计,筑牢行业管理基础。四是开展《新能源基地送电配置新型储能规划技术导则》实施情况跟踪调研,促进新能源基地科学合理配置新型储能。五是紧跟新型储能技术与产业国际发展前沿,借鉴先进经验,助力中国企业更好“走出去”。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