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博士让锂电池负极新材料绕开“卡脖子”关

发布日期:2024-01-26  来源:极目新闻

核心提示:1月24日,中国光谷人才发展大会暨3551国际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颁奖典礼在东湖高新区举行,多个高科技项目人才代表,荣获中国光谷3
1月24日,中国光谷人才发展大会暨3551国际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颁奖典礼在东湖高新区举行,多个高科技项目人才代表,荣获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活动为新入选的光谷3551人才代表颁发荣誉证书,首颁人才创新创业贡献奖、产教融合贡献奖,让人才及“人才红娘”登上舞台。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钱果裕,凭借“第三代锂电池纳米硅碳负极材料与技术”项目,与另外一名创业者并列获得本次大赛总决赛特等奖。


在采访环节,这位身高190cm的90后创业者,面对“为什么打算从创新活力相对较强的沿海回武汉发展”媒体提问,钱果裕回答,武汉也是创新活力很强的第一梯队城市,而自己在武汉光谷接触到了更多同好,学术圈也更活跃,光谷对人才的梯度服务也越来越完善,自己有意将研发中心放在武汉光谷。

博士攻关技术,绕开“卡脖子”专利壁垒

什么是硅碳负极材料?据了解,负极材料是锂电池储存锂的主体,也是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和成本的核心因素之一,现以石墨负极材料较多。硅碳负极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普通人对它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或许今后在不少消费场景会用到它。

目前,硅碳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国际上的热点,围绕“两步法”生产工艺为核心的大量技术专利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上。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要求长的领域。

钱果裕介绍,曾有国外企业曾将上述材料送样至中国大型锂电池厂商试用,获得不错的反馈。后引发国内不少企业仿制这类材料,但没有绕开专利壁垒。


钱果裕199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是华中科技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后来又去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后。现在他在南方城市工作,把家安在了武汉,武汉是他的求学地也是娘家。

在科研方面,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硅碳材料。其导师预判到,这种材料将有巨大的市场价值,技术路径上还有更好的探索方向。在导师指导和研究团队4、5年的努力攻关下,他们首创出“一步法”技术工艺生产第三代纳米硅碳材料产品,有望克服硅碳材料量产技术瓶颈,开启硅碳材料大规模取代石墨负极之路。

上市公司园区为他调规,他想在光谷做研发

“对于我们90后科技工作者来讲的话,商业模式创新这波红利基本上已经错过了,现在我们如果想创业还想把事情做大的话,一定要做门槛比较高的硬科技的公司。”钱果裕认为锂电池硅碳负极材料正处在行业风口。

根据测算,全球各类负极材料的出货量,90%都来自中国,预计到2030年前后,全球硅碳负极材料的年产值约为600亿元人民币。

这个项目在获得风投机构的追捧之余,沿海某城市的一家上市公司产业园,甚至不惜调整原先建设规划,吸引项目入驻。在该市成立项目公司凝石材料仅4个月,钱果裕的就有了下一步的规划:考虑把研发中心建到光谷,逐步迁回来,助力光谷吸纳更多人才。

“我的母校在知识上培养了我,光谷在创业上启迪了我,也培训了我,今天我和我们公司得到了光谷最高级别创业大奖的肯定,非常荣幸。”钱果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在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武汉光谷东科创星CEO特训班(第九期)的培训,系统学习创业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特训班工作人员杨洁对他的印象是,勤奋好学,充满活力。

到今年,光谷这种免费为创业者提供的服务已经做了11年多。钱果裕认为,从发掘、孵化到助力初创中小科技企业成长、壮大,武汉营造的创业创新服务生态并不比沿海一线城市做得差,甚至处于同一个阵营。

他希望,公司能在2025年量产,逐步实现为全球前十名的动力电池制造商提供负极材料,期望2030年前后上市,与光谷一起发展。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