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自燃”五问:纯电动商用车是不是安全

发布日期:2024-01-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提示:对于特斯拉自燃事件,商用车企业和终端大多持不会产生消极影响的看法。  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表示,客运市场比货运市

对于“特斯拉自燃事件”,商用车企业和终端大多持“不会产生消极影响”的看法。

  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表示,客运市场比货运市场更加注重安全性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王健说,“因为人命关天”。他认为商用车电动化方向是正确的,只是目前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需要通过时间和产品去验证。同时,他还认为,目前尚未有正式的行业报告可以明确表明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电池更安全。

  4月21日发生的“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引起了各界巨大反响。为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频道接连发布四篇文章,就此次自燃事件的现场情况,电池、续航与自燃的关系、何时给出官方解释以及保险赔付问题等连续发问。

  商用车行业由于使用环境、使用线路、使用时间相对固定等特点,让纯电动产品导入更快,例如百姓生活中接触更多的纯电动公交客车、城市物流快递车和城市环卫车等等。那么,这些纯电动商用车产品是否安全?尤其是纯电动客车由于搭载人数多,一旦发生自燃事故后果将更加严重。今天,我们对“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过后,纯电动商用车的安全性继续发问。

  问企业:纯电动商用车是否安全?

  就近期“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多家拥有纯电动重型卡车及轻型客车产品的企业。

  A企业的工作人员表示,商用车电池与乘用车电池的技术路线不同。目前,纯电动商用车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乘用车产品为了满足用户高速度,强续航等需求,大多选用了三元材料电池,在电池配置上更趋向于对高能量,高密度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安全风险。

  接受采访的B企业人士则表示其纯电动产品在整车方面经过大量测试,而动力电池均选用符合国标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动力电池及整车均经过了规范严格的防水、防火、防漏电和防撞击测试,防水等级达到国际民用最高标准IP67,动力系统24小时远程监控,危险情况具有自断电模式,确保运营安全。

  接受采访的C企业人士介绍到,相较纯电动乘用车而言,纯电动商用车经常要运载大体量货物或大量乘客,这对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也要求极高,一旦发生电池自燃事故,后果也很严重。因此,纯电动商用车有可能适当降低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短期内选用磷酸铁锂电池等来提升安全性。

  问终端:对商用车市场有何影响?

  比较而言,商用车的终端及用户群体更加广泛。那么,这一人群以及为其服务的工作人员对于“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事件有何反应呢?

  4月27日,位于北京南四环的一处纯电动城市物流车充电场。时值周末,这个大型家装市场停车场内的充电站,尽管没有正在充电的纯电动物流车,记者还是见到了在此进行充电桩设备例行检查维护的工作人员。他表示,在“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发生后,公司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员工在设备例行检查维护时提高安全意识,尤其是在遇到恶劣天气时,进行充电操作需更加小心。据他介绍,同样的安全要求也对车辆驾驶员进行了传达。

  “就我个人的看法,这个事(上海特斯拉自燃)对这些车(纯电动物流车)的使用不会有什么影响,”这位工作人员说,“首先就是电池不一样,其次这些车用的没那么狠,也不用快充,稳扎稳打的不会出事,有这些事我们更加注意就好。”

  同时,对于车辆的使用、维护、保养,这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表示车辆在采购交付时,生产厂家就使用中的各类问题和要点都进行了细致的培训,这种培训包括了整车和电池的技术性能、产品特性。“了解的越多,心里越有底。”这位工作人员说。

  此外,在连续几天的随机街采和与记者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交流中,也没有因为这一自燃事件,影响到对公共电动出行工具的选择。

  问专家:磷酸铁锂电池真的很安全吗?

  此次“特斯拉自燃事件”影响之大,那么商用车行业的专家又有什么样的观点呢?重庆交通大学公共交通学者王健对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有着自己的看法。他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目前尚未有正式的行业报告可以明确表明磷酸铁锂电池比三元电池更安全。这主要是现阶段在国内外,新能源商用车的数量尚不足以形成报告所需的数据量。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给行业的“安全”印象,源于没有发生此类事故,而现在就何种电池更加安全下结论为时尚早。

  王健表示,客运市场比货运市场更加注重安全性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王健说,“因为人命关天。”他认为商用车电动化方向是正确的,只是目前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需要通过时间和产品去验证。当下,纯电动商用车的推广更多的是取决于政策帮扶,而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市场状况如何尚未可知。

  目前,商用车企业、终端及用户对于“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大都持“不会产生消极影响”的看法。而行业专家对于纯电动产品的未来则持谨慎态度……当然,一切还有待市场检验,不过“特斯拉自燃事件”的确为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车的健康发展敲响了警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马瀚明)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