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的工业园区、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忙碌有序的生产工人……行走在东营这片热土,时时都能触摸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处处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高质量发展气息。
星光不负赶路人,数据是奋斗者最好的见证。2023年1到11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居全省第2位,近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实现营业收入9231亿元,居全省第3位;工业投资增长28.1%,去年以来持续保持20%以上增速。
我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抢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机遇,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深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两大战略”,持续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版”,工业发展亮点纷呈,一些新变化、新态势更加凸显。
立足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因油而生、因油而建、因油而兴的东营,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与石油相辅相成的工业体系,培育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综合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但与此同时,东营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等问题也接踵而来,当生产要素遭遇瓶颈,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就碰到“天花板”。
2023年是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东营如何突破“天花板”,在日趋激烈的城市竞争中不断进阶,塑造工业发展新优势?
全市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大会、“四新”经济和数字经济攻坚突破大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议、全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透过去年召开的几个会议,我们可以找到东营“破局”之道。
我市科学把握工业发展的“时”与“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强化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构建更有特色、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主攻方向确定,发展倍添动力。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该区瞄准新能源产业赛道,立足基础产业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风电装备产业链项目。自2022年4月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项目开工,截至目前,产业园已签约落地项目28个,从纤维、树脂到叶片、桩基、主轴、塔筒,再到风电主机……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速集聚,基本构建起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完整产业链条。
正因为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伴随着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的落地,我市工业投资连续19个月保持20%以上增速,稳居全省前两位,谋划储备了总投资2056亿元的122个新经济、新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实施,其中过百亿元大项目、好项目12个,为新起点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链式发展,加速推进产业集群化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芳烃、乙烯、丙烯、碳四4大产业链条17个延伸方向建链延链补链,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提档升级。
以该区丙烯产业链条为例,该链条集聚32家生产企业,年产值超600亿元,产业集群内部形成了良好的上下游原料互供关系,企业、产品间的协同化程度不断提高,重点企业之间通过管道运输实现“隔墙供应”。山东科鲁尔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丙烯腈为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26万吨/年聚丙烯酰胺装置提供原料,氢氰酸为山东宏旭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原料生产MMA。MMA下游继续延伸,园区的山东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33万吨/年高分子新材料项目生产PMMA……
“目前,蓝湾新材料生产所需85%的原料实现了园区内隔墙供应,降本增效优势明显。”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涛表示。
在“链式发展”模式中受益的,不只是产业链企业。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创新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完善的配套设施,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已成为高端石化产业发展的沃土,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以芳烃和丙烯两大链条为主的高端石化产业集群,2022年全区工业产值突破1800亿元,入选2023全国高质量发展化工园区名单。
近年来,我市聚力突破提升链条经济,优选8大标志性产业链,全面落实“链长制”,“一链一策”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突出抓好石化产业转型,实施PX及PTA等6个过百亿元高端化工项目,谋划推进中国中化山东化工原料基地、东营港PX上下游配套项目,拉长烯烃、芳烃两大核心产业链,加快打造万亿级石化产业集群。
——全产业链推进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吸引上海电气、中船海装、三一重能等头部企业入驻,落地总投资248亿元的28个项目,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努力建成规模最大、链条最长、配套最全的全国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加速发展“新三样”,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新能源汽车刹车片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全力推进一汽黄三角新智汽车产业基地建设,打造锂电基础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制造、智能网联等4个百亿级产业链。
前瞻布局,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在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莱113区块,白色储气罐内的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被源源不断注入地下,驱动油藏产出“绿色”原油。
“这是CCUS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应用的转化实践现场,CCUS不是一种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的集成,有两个环节最关键,一个是要先把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一个是利用二氧化碳并把它封存到地下。”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经理屈龙涛介绍说。
“CCUS是目前最为现实有效可行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可以为企业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重大贡献。”市发展改革委资源环境科科长李健介绍,东营在CCUS领域产业基础完备,主要为高效CO2捕集、安全驱油与封存相关领域,目前全市CO2捕集能力已达到168万吨/年。
当然,对于抢占未来产业先机而言,东营绝不仅限于CCUS这一产业,大力培育一众新兴产业正蓄势待发。
在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国瓷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功能性陶瓷材料、纳米级复合氧化锆企业,东珩国纤公司成为国内唯一、全球第三家掌握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在新型储能领域,胜华新材、海科新源锂电池电解液占据全球市场60%的份额,昆宇电源生产的超薄叠片式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产品在国内占有率已达15.6%……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未来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当前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我市立足资源禀赋,抢滩新赛道,积极培育形成未来产业的新增长极。
——印发实施《东营市碳达峰工作方案》,提出打造全国最大的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成立东营市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全产业链发展联盟,打通油地合作堵点,从政策、科研、人才等全方位强化保障支撑。
——出台《东营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以健全完善氢能全产业链体系为目标,以绿氢制备和工业领域绿氢替代为重点,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着眼长远、兼顾当前,发挥各区域优势,构建“一核两区三基地”产业布局。
——率先编制《新型储能及储能产业发展规划》,为新型储能及储能产业高质量跃升发展提供顶层设计。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为储能生产企业提供充足的绿电保障,助力企业破解“碳关税”壁垒。
……
一家家企业,一条条产业链,正为东营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个个项目,一项项政策,正不断激发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活力。
大道如虹踏歌行,筑梦路上再出发。在新的时间节点上,东营将继续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总统领,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为总目标,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