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发布《中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十强研究报告》,其中西宁市榜上有名,跻身“十强”。
成功入选“十强”,西宁优势何在?底气何在?是诺德股份青海基地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接;是泰丰先行16万吨高能密度正极材料项目试运行,弗迪电池5GWh新型动力锂电池项目预计年内建成投产;是西宁市构建形成了覆盖锂电关键材料及锂电池的完整产业链,锂电储能产业已成为具有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更是十余载厚积薄发,紧随锂电产业发展的步伐,把准时代脉搏、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开拓出锂电产业在西宁的新发展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在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锂电产业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而青海是中国锂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发展锂电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省会西宁更是责无旁贷。
将高原锂资源优势转化成锂电产业优势,西宁与锂电产业风雨同舟,共同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旅程;努力实现锂电储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西宁与锂电产业共赴更加“激情澎湃”的新征程。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西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宁开发区),看西宁如何让“锂”想照进高原。
有“锂”先行 龙头企业入西宁
在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丰先行)生产车间,前驱体材料、碳酸锂及添加剂通过气流输送到下段工序,经过烧结、粉碎及包装等处理,“变身”成为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磷酸铁锂被送往远方。而其中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来自于800公里外的东台吉乃尔湖提取的碳酸锂。
发展锂电产业,源于丰富的锂资源。
2010年1月,泰丰先行由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在南川工业园区注册成立,公司依托北大先行和北京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青海盐湖资源优势,开始了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新能源材料和动力电池的探索。
2013年,作为宁德时代最早在国内布局的第一个生产基地,青海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落户南川工业园区,产能规模逐年扩大,目前已建成8条产线,达到年产10.5GWh动力及储能锂电池生产规模。同时,促进上游企业扩产增效,吸引鑫东达、凯金材料、诺德股份等锂电配套企业落户青海。
2014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元年”,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选择落地青海,同年发布的《青海省千亿元锂电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将青海省锂电产业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青海建设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
2016年,经过8年的跟踪、谈判和对接,比亚迪集团全资子公司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在南川工业园区注册成立,分期投资建设“年产12GWh动力锂电池生产项目”“年产10GWh动力电池生产扩产项目”“年产5GWh新型动力电池扩产项目”。2022年,在新能源车高速发展的带动下,电池生产也取得跃进式增长,完成产值123.4亿元,为青海省新增一户百亿企业。
回望来时路,西宁登高望远,以广阔的发展视角,依托资源优势,紧紧抓住锂电产业发展重要机遇,在锂电产业发展关键时间点,吸引众多龙头企业入驻,抢占了锂电产业发展的绝佳时机,成功完成了一次与锂电产业的“双向奔赴”。
与“锂”携手 产业发展“强筋健骨”
西宁锂电产业发展,源于“锂”,但不止于“锂”。
在南川工业园区,青海北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产能1.5亿平方米动力及储能电池隔膜;青海鑫东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产能3000万套动力电池壳体;青海圣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产能1500吨高纯氧化铝。在东川工业园区,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西宁市打造了目前全球单体最大、技术领先的锂电铜箔制造基地,可年产电解铜箔50000吨,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接,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和资源综合节约利用……
如果说龙头企业的入驻,是西宁与锂电产业的“握手”,那么完整产业链的形成便是西宁与锂电产业的“深情相拥”。
近年来,西宁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走在前作表率”工作要求,扛牢产业“四地”中心城市首位责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光伏制造产业链更趋完整,结合青海资源禀赋,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盐湖资源利用和锂电产业强链、延链、补链,高效推进产业链节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盐湖相关产业培育、科技赋能、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构建形成了覆盖锂电关键材料及锂电池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西宁已形成年产32.5GWh动力及储能电池、年产1.5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年产2.3万吨正极材料和4000万套锂电池壳体生产规模。同时签约引进投资32亿元的海得20GWh储能电池机柜组装生产线、投资50亿元的中国电建10GWh短时高频储能示范等项目,锂电储能产业开拓出新的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3年,西宁市再度发力,围绕光伏制造、锂电储能两大产业集群,以南川工业园区作为西宁开发区打造“双碳”试点园区,提出《绿电体系建设总体方案》《零碳产业园区建设方案》等,为地区锂电储能产业指明了方向。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末,西宁将形成年产各类电池50GWh,配套正负极材料25万吨、电池隔膜10亿平方米、电解液锂盐10000吨、电池壳体7000万套规模。
风雨同舟,一路相随。着力强链延链补链,积极培育支柱产业,产业规模逐步壮大……随着锂电产业的不断“强筋健骨”,锂电储能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已成为西宁具有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西宁市作为青海锂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正朝着打造亿级锂电产业集群目标不断迈进。
为“锂”追风 竞速储能“新赛道”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在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方面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面向世界能源科技竞争,支撑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机不容发。
再次迎来锂电产业发展的“风口”,一方面要在锂电产业“新赛道”的竞速中发挥优势,另一方面更要抢抓青海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和西宁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的重大机遇。西宁开发区选择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促进建成国内产业链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集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并于2023年制定《促进锂电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加快布局锂电材料、电芯、电池等产业链项目,着力构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芯-电池组-电池回收利用”锂电储能产业链,以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制造为核心,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上下游配套产业,为西宁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筑牢绿色产业基础。
机会稍纵即逝!西宁开发区一方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大与宁德时代、比亚迪、天合光能、泰丰先行等龙头企业对接力度,力促产业链关键项目落地建设。同时,积极主动适应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全面推广“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努力实现储能与新能源深度融合、联合运行……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超过1200亿元,建成产业链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集群。
有基础、有优势;也有差距、有挑战。发展锂电储能产业,与以往相比竞争更加激烈,挑战更加巨大。但是西宁激流勇进、敢闯敢拼,不断推进高端补链、终端延链、整体强链,持续将锂电储能产业打造成为西宁市“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效益突出”的优势特色产业。
与“宁”同行,一路有“锂”,未来可期。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