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具体要求,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0万辆左右,整车生产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布局实施一批核心部件领域的重大项目,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左右;做大做强特色配套零部件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新能源汽车新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5%左右,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18万台和90万台以上;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回收、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与回收拆解,培育相关企业15家,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左右;构建覆盖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系统研发检测、汽车物流、汽车金融、维修保养、充电运营、汽车文旅、赛事文化等配套服务生态,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左右。
为完成上述目标,《计划》提出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实施整车企业“龙头引领”、配套能力“链群集聚”、市场拓展“全域应用”、基础设施“提速提效”、绿色低碳“创新突破”在内总计10项行动。
其中在市场拓展方面,《计划》提出,统筹制定新能源汽车促消费工作方案,每年举办60场以上促消费活动,其中下乡展销不少于30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而且还要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微卡、轻卡、皮卡等适销车型下乡;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及公共领域应用,要求各市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环卫车、邮政用车和出租汽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动港口运输车、钢厂倒短车、水泥罐车和城市配送车实现新能源化;鼓励生产企业开展经营模式创新带动车辆销售,丰富新能源车型供应提高市场渗透率,研究出台新能源汽车停车优惠措施。
汽车行业观察人士、山东扬艺品牌管理公司负责人房立刚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公共领域用车的规模不比乘用车小,《计划》明确要推动该领域的新能源化,可谓十分精准。此外,诸如充电桩、充电站等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关键因素;《计划》专门提出实现公共充电站乡镇全覆盖,并提出“农村地区公共、居民充电基础设施分别达到1万台和15万台”的具体目标,也是在为新能源汽车下乡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