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入地”破解停车难

发布日期:2023-11-16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核心提示:停车难、停车时间长、缴费慢,传统的停车设施难以支撑较大的停车需求。早在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
停车难、停车时间长、缴费慢,传统的停车设施难以支撑较大的停车需求。早在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建设停车楼、地下停车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等集约化停车设施。近年来,江苏南京、重庆、上海等地“上天入地”破解停车难,缓解周围道路交通堵塞的问题。

江苏省南京市在盘活泊位资源的同时,“上天入地”要空间,利用闲置地块建设立体停车库、沉井式停车库、临时停车场等,优化市民的停车体验。2018年以来,主城区建成公共停车场280处,泊位数超过7.5万个。

越来越多的立体停车库矗立街头。距离武定门城门不远处的江宁路25号,有3幢并不算高但外观雅致的白色建筑,就是3个停车库,可停放208辆汽车。在车库智能调度室内,3个停车库的泊位使用场景在大屏上实时显示,每个车库大门上的显示屏也实时显示泊位使用情况。车辆通过闸机进场后,管理员触动显示屏上的停车按钮,车库门缓缓打开。驾驶员按照指引将车停在自动停车操作盘后下车离开,随即“机器人”展开操作,几十秒后车辆便停放到位。

向上“生长”的同时,南京市也在“深耕”地下寻找破解停车难的方法。深达68米、直径只有12米、共25层、可停200辆车……今年6月,南京首个沉井式停车场正式对外开放,利用智能停车系统,通过升降机旋转平台实现车库内掉头、正进正出,避免驾驶员出库时倒车,降低了停车难度。

重庆市大渡口区利用城市边角地块修建“小微”停车场,打造停车充电一体化基础设施。如今,24个“小微”停车场已建成投用,新增停车位1511个。停车场配备道闸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实施“无人值守、有人服务”的管理模式,解决周边市民充电难、停车难问题。

“在选址上,我们结合公共停车场的建设规划、地块属性现状、周边停车供求状况、市民意见等情况综合判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针对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商圈“四老”区域停车难问题,有计划利用部分城市零星用地、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地块,建设一批规模小、投资少、就近便民的“小微”停车场,从源头上增加车位供给,有效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在网红美食街建设机械停车场,为市民游客提供方便。由雪松路、万松园横路和劲松巷组成的万松园美食街是一条网红美食街。仅1公里长的雪松路就聚集了50余家热门美食店铺,市民游客的餐饮消费热情高涨,也导致过往车辆寸步难行,不容易找到停车位。

停车场建设带来转机。一栋10层全钢结构机械停车场占地650平方米,可容纳汽车182辆。车辆可由红松巷闸口进入,从雪松路另一闸口驶出,存取车仅需2分钟。据悉,停车场前身是一栋居民楼。2020年,雪松路东段102~108号居民楼因年代久远被定为D级危房。江汉区联动街道、社区上门宣传政策,公示改造方案,组织专家和居民代表参加环境影响评估,结合居民意愿改造31个社区,建设机械式停车设施,新增1200个停车位。鼓励老旧小区及周边企业利用自有“小地块”建设机械停车场解决停车问题。

上海市普陀区推进“停车难综合整治”民心工程,通过“内部挖潜、外部新建、资源共享、智慧管理”等方式,优化区域停车资源,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百联中环购物广场周边居民区、中小学汇聚,停车位缺口较大。普陀区针对“小面积大密度停车”特点,新建智能立体车库,设计层数14层,一期工程可提供泊位数324个。该车库综合了垂直升降类、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类等车库的优点,新增停车空间的同时为驾驶员带来舒适便捷的停车体验。存车、取车时可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完成,节省了停车时间。

针对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普陀区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车路协同等技术优化公共停车场服务,提高车位周转率。普陀区首批智慧道路停车场在陕西北路西侧和伯士路西侧试点启用,通过视频监管、自动计时、人工巡查、自助缴费四个环节,提升停车精细化管理水平。

山东省青岛市结合“增量”与“挖潜”,让市民出行更加顺心。“增量”即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以优先解决老城区等重点区域停车难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分项施策,“上天入地、见缝插针”建设公共停车场,破解停车设施建设用地难题,增加泊位供给。“挖潜”即创新推动停车资源共享,健全停车设施共享机制,释放停车资源,增加停车设施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实行“公园+停车”。探索利用公园地下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市南区六街口停车场利用街心口袋公园地下空间,建设井筒式智能机械立体停车库,在地下挖口“井”,把地面已成熟应用的电梯式智能化立体车库“搬”到地下,在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原有50个泊位提升到200个;西海岸新区经控大厦西侧地下停车场则在4000平方米的公园地下建设3层智能立体停车库,可提供泊位240余个,地上恢复为城市公园。

实行“立交+停车”。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空间,结合周边大型医院、商务办公区停车缺口大的需求,设计实施了海尔路—银川路立交停车场项目,利用立交桥地下空间设计停车泊位1673个并通过“井”字形地下环路快速连通,实现车辆“全地下”停放。

停车场不光要建好,更要管好。青岛市结合“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理念,对具备改造条件的300个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实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集成车场导航、信息查询、车位预约等服务功能,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一网管理”,共享智能化、便捷化水平大幅提升。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