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主机厂均选择自建充换电基础设施,是因为早期这些基础设施还很缺乏。现阶段,已经有充电桩、换电站运营商等许多企业入场,未来充电桩、换电站肯定会走向共享、开放。大家把相应的资源分享出来,这样既可以满足自己品牌的车充电又能满足市场上其他车型的充电需求,形成良好的生态和共享共赢的发展态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化的新发展阶段。眼下,如何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补能,以及如何促进充换电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是行业以及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孙茂建看来,近两年中石化、中石油等国有企业大力布局充换电业务,预计未来国有企业还会投入一些资金到充换电产业中来。基于这一产业发展现象,这几年已很少有主机厂像从前那样批量建站。“充换电行业会进行整合,此前很多地方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运营商,未来会逐渐缩减,行业将走向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补能充电是主流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超乎业内预估。乘联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9月,我国新能源车的零售渗透率为36.9%,较去年同期31.8%的渗透率提升5.1个百分点。乘联会预计,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2025年将达到51%。 一个行业的共识是,只有解决电动汽车的补能问题,才能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换句话说,我国新能源汽车要想进一步做大市场蛋糕,必须要构建起与之相适配的补能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给新能源汽车补能主要有充电和换电两种思路。在充电赛道中,我国充电桩运营商主要分三类:一是特来电、云快充等专业化运营企业,二是以国家电网等为代表的国企,三是特斯拉等车企。其中,专业化运营企业在充电桩运营市场中占主导。 孙茂建认为,国有企业的入场将推动行业建立良性发展生态。 “现在一些市一级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针对新能源车基础设施进行底层设计了。建充电桩、换电站,三种资源至为关键,第一是电,第二是土地,第三是设备。一些地方企业比如城投、交投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囿于此现在很多地方的充换电设施由它们来建,这样就形成了很好的规划,行业就不会再出现此前的乱象:运营商建了很多站,压力很大,但是赚不到钱,因为他们没有进行合理的布局,可能有的地方在1公里之内有5~6个站,有的地方一个站都没有。如果是地方政府规划,就可以做到车到什么地方去,政府就根据车的流向去规划充电桩、换电站,合理布局,避免出现‘过剩’和‘不足’的问题。”孙茂建说。 充电和换电是两种不同路线的补能方式,时常被拿来比较。多年来,行业内关于电动汽车的补能路线之争几乎没有停止过。近期,随着各地纷纷加快超充站的建设,行业对于充电还是换电的争议再起。 孙茂建认为,未来充电和换电是相互促进成长的关系,将形成充电为主、换电为辅的发展模式。 “就换电而言,各个主机厂之间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换电标准,这几年行业在这一点上不断摸索,不断试图消解各个主机厂之间的矛盾点,但始终有一些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比如说,豪华车与普通车在底盘上存在差异,各个企业和车型要达到统一,这是有难度的。只不过,如果在某一个车厂的某个车系里面去实现换电是可能的。总体而言,我认为充电依然是主流,因为毕竟不同车型充电的端口是一致的,统一性比较高。”孙茂建说道。 眼下,充电模式加速向超充演进,包括上汽集团等车企、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以及一些充电桩企业均在超充领域积极布局。 在孙茂建看来,从快充切换到超充需要一个过渡期。对于上述判断的背后逻辑,孙茂建称,最主要的是对于一款车而言能不能运行超充技术,电池与电动系统能不能与超充技术相适配,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据孙茂建介绍,京能新能源去年就已布局超充技术,今年已经推出了960千瓦的超充充电桩。 “从2014年、2015年到现在,行业一直在推动快充技术的发展,运营商以及车企如何更有效地切换到发展超充技术?我认为可以在之前的快充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动快充的一些接口,同时加一些超充的接口在上面,这样就能很好地把之前的快充技术和现在的超充技术进行互联。”孙茂建表示。 “光储充换”一体化被推到聚光灯下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让行业处于高速变革的关口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一方面减少了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充换电产业的快速发展。 不过,现有的充换电产业依赖于电网,并且对电网也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要打出一套组合拳,即建设光储充换一体站。 这并不是一个新词,前两年业内对于这一模式已有探讨。“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是通过“以光养桩”,实现新能源、储能、智能充电互相协调支撑的绿色充电模式。光储充换一体站,顾名思义在前述情况下多了换电这一模块。 “光储充换一体站首先可以搭建起‘微电网’,有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能源利用体系和实现内循环,解决充换电电容不足的问题。其次,可以通过增加新能源绿电的消纳,弥补太阳能发电连续性不足的问题,让新能源汽车真正用上绿电,是推动电动汽车从低碳向零碳发展的重要举措。”孙茂建认为,在社会效益方面,还可以节省配电容量费用,光储充换一体站有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削峰填谷”响应体系,缓解供电紧张的局面,同时提高需求方参与的主动性,助推能源转型,有利于提升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光储充换一体站的建设涉及光伏发电技术、储能技术、充换电技术以及能源智慧调度等,需要多项技术进行融合,加之需要大量的资金入场以及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光储充换一体站的建设还处于发展初期。 孙茂建认为,建设标准、检测与认证新生态是推动“光储充换一体站”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他建议,通过建立与完善标准、认证机构参与和监督、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强化专业技术和人才的培养、推动国际标准检测认证互认机制等方式来构建这一新生态。 作为一站式光储充换电设备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京能新能源一直在积极探索和发展光储充换一体站项目,通过将光储充换一体站与智能电网、物联网、5G等先进技术相结合,实现能源的双向流动和高效利用,为城市交通系统提供更加绿色、智能的能源解决方案。目前,京能新能源的光储充换一体站项目已成功在新疆、云南等山区落地。 “京能新能源在重卡领域已经推出‘光储充+迷你换电站’方案,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光伏发电与矿山生态治理以及响应满足矿山电动重卡补能需求相结合,将废弃矿山转变为宝贵的能源资源,使其同时具有发电和充换电的双重功能,这一方案不仅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孙茂建说。 京能新能源创立于2012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建设、运营、运维为一体的新能源综合产业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业务现已覆盖全国32个省份的242个市,在北京、上海、长沙、东莞、成都、昆明、西安、武汉均设有八大运营中心。目前,充电桩品牌“京能新能源”自主研发的产品已进入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的充电桩供应商产品目录,产品系列涵盖了家用类充电桩、地产物业类充电桩、公共运营类充电桩、公交运营类充电桩、工程机械类充电桩、换电设备类充电桩等。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