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道路分为三类: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三类道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互不打扰,很少见到有电动车随意逆行,与机动车、行人抢道。
杭州是如何做的?第一,划分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并用石墩等将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开,做到了只有非机动车能够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广州有些地方虽然划分了非机动车道,但很多只是画了一条线,并没有用障碍物对不同属性的道路做限制,这使得非机动车道经常成为汽车的停车位或被它们占用,导致非机动车道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发挥效用。
第二,为了避免机动车往非机动车道开,除了区隔出一条专门车道外,杭州还通过交通道路指示牌标注机动车禁行,并在路口设置摄像头,以此防止机动车辆违法。
第三,杭州的非机动车道设有垃圾桶、雨棚,充分将骑行者的需求考虑到道路设计中,这是一种场景思维、用户思维和服务思维的体现,非常人性化。
第四,杭州非机动车道类似于石墩这样的区隔物是覆盖全城的,并非只有中心城区的几条路。例如,在西湖周边,区隔物是石墩,在萧山区,区隔物是绿植,其他的一些区域就可能变成了栏杆。总之,非机动车道一定是与机动车道隔开的,电动车、自行车可以在杭州很便利地出行。
而广州由于没有专门的非机动车道,或者即便有也易被机动车抢占,致使非机动车特别是电动车只能在人行道、机动车道上行驶。于是,汽车车主怕被电动车剐蹭,电动车车主怕跟汽车发生碰撞,行人怕被人行道上的电动车撞,再加上公交车上车下车的乘客都要注意身后的电动车,安全隐患很大。
对于广州来说,非常需要对道路进行再划分,保障公众的出行安全。现在的问题不是管理不善带来的,而是资源不足带来的。具体来讲,广州要划出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并且像杭州那样把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隔开,保证互相不占道、不抢道。
广州划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可能会面临这么几个问题。首先,公交车站放哪儿。在杭州,公交车站是被放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的隔离带上,这点广州也可以学习。其次,广州城区有很多树木,特别是老树,同样可以考虑用绿植圈出一条天然的隔离带。
最重要的是,由于广州的城市规划最开始就没有为非机动车道留出位置,这可能导致城区缺少空间单独开辟非机动车道。但问题总归是要解决的,一些机动车道未必就需要那么多条车道,一些人行道也未必就需要那么宽,实际上很多人行道并没有充分被行人利用,反倒成了批量闲置的共享单车停车场。总之,还是要依据实际的车流、人流情况挖掘存量,开拓增量。
当然,鉴于现实情况,让广州一夜之间变出一条专门的非机动车道并不现实,但可以制订一个总目标,一点一点地分区域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