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广泛的宣传教育叠加强度有限的执法,并没能很好解决深圳电动自行车治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思考和探讨电动自行车的“路权”问题,是实现“由乱到治”不得不直面的议题。
电动自行车治理这个“老大难”问题,在许多城市都存在。从需求角度来看,电动自行车因其便利性而成为许多市民短途出行的代步工具,除了在外卖、快递等民生服务行业大量使用外,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来短距离通勤、接送小孩、接驳地铁等。
长期以来,电动自行车相关出行需求强烈,而呼吁治理的声音同样强烈,相关投诉居高不下。尽管深圳一直试图规范管理,但时至今日,电动自行车随意穿行、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闯红灯、乱停放、加装车篷,驾驶人不戴头盔、违规载人等现象仍很常见,由此衍生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有些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酝酿,深圳以“市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深圳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试行)》,该规定已于2021年8月起施行,试行期限为3年。从实际落地来看,相关规定取得的一大成效是显著推动了全市电动自行车的登记上牌。深圳交警于2022年8月起在全市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落实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后方可上道路行驶的要求。
由于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需要符合强制性的新国标,即《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深圳作为禁摩的城市,通过登记上牌和执法,实际倒逼淘汰“超标”电动车,治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化”问题,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然而,电动自行车问题涉及面广量大,尽管有相关法律法规作出规定,但并没能很好实现“由乱到治”的局面。
比如,国家出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坚持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同时按照深圳的规定,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机动车道上行驶。但多年来,靠宣传教育和执法都没能解决该问题。此外,深圳交警部门还在全市划分了一级限行区、二级限行区,对电动自行车实施限制通行管理措施,但也没能很好落地。
“路权”争议是电动自行车治理的一大焦点,是投诉和矛盾频发背后的深层问题。过往城市建设没有设置专门的电动自行车道,到后来电动自行车大量上路行驶,与机动车以至行人争夺“路权”的矛盾凸显。
过往电动车规范管理措施的实际“疗效”都不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自行车是否应该有“路权”、如何给电动自行车分配“路权”,成为接下来电动自行车治理不得不直面和解决的问题,牵涉到城市道路资源的重新分配。
对于电动自行车“路权”问题的不同认识将带来不同的决策,包括采用多大力度来推动非机动车道建设,如何划分电动自行车限制通行或禁止通行的区域和时段等。
为了缓解现实矛盾,近年来,深圳不少区在一些有条件的道路上增设非机动车道,做法包括压缩原有机动车道,划出非机动车道,增设护栏隔离供电动自行车行驶;在有一定宽度条件的人行道上,划出标识,分出非机动车专用道等。尽管各区努力试点完善非机动车道设施设置,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而言,非机动车道建设还没有形成成线成片成网的局面。
深圳电动自行车治理何去何从,“路权”将是绕不开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