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大公约数”优化电动自行车治理

发布日期:2023-06-14  来源:广州日报

核心提示:  客观来看,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可以满足部分群体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要。也要看到,城市交通承载力总体有限,电动自行车
   客观来看,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可以满足部分群体“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要。也要看到,城市交通承载力总体有限,电动自行车数量大量增加可能导致交通拥堵、影响出行效率。拿广州来说,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322万辆,远超出现有道路通行、停放资源承载能力。此外,逆行、超速、闯红灯,电动车所享受的“速度与激情”往往以破坏交通秩序、增加安全风险为代价。因此,加强电动自行车治理势在必行,成为城市治理的必考题。
  对此,限行是被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案。对于电动自行车限行,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基于出行便捷考虑,认为电动自行车是短途出行的补充,应该通过引导和规范,让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和谐共存;一种基于效率与安全视角,认为市中心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非机动车基础设施不完善、道路资源不均衡,对中心区电动自行车应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面对多样化需求,如何求得各方“最大公约数”,考验着城市治理智慧和能力。
 
  治理电动自行车,最大挑战是找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点。换句话说,既要实现道路交通运行的高效和安全,又要保障好电动自行车出行需求,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效应最大化。
 
  为此,应坚持调查研究,让方案举措更贴近民意。“路段限行”怎样优化更切合实际、更合乎需要?开门问策、问计于民,更广泛地听取市民的意见建议,可有效提高决策科学性。正因如此,广州交警通过第三方科研机构,对路网结构、道路所在区位和等级功能、人车流量和车速指数、常规公交和地铁覆盖率、非机动车道建设等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就优化方案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同时,要向动态治理、精细治理要效能。电动自行车治理事关公众利益,既要稳妥审慎研究制定方案,也要用好绣花功、精益求精。此次方案中,在限行范围上将“中心区域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限行”,在限行时间上将“全天候限行”调整为“全天、白天、高峰分层次、分时段限行”,就是精细化治理的生动体现。立足市情动态优化方案,把绣花功夫做足用细,才能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利。
 
  期待治理方案不断完善,让电动自行车成为交通助力,成为美好生活的加分项。 (张冬梅

 
 
[ 频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