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巨丰投顾、好股票应用
要闻精选
1、央行数据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2665亿元;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央行初步统计,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05万亿元。202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6689亿元。
2、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会议明确,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各主要银行要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适度靠前发力。
3、昨日,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官网消息,自即日起,中国驻日本使领馆暂停审发日本公民赴华普通签证。同日,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方公众号消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布关于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短期签证的通知。
4、碳酸锂价格近两个月以来持续走低。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自2022年11月11日以来,工业级碳酸锂均价累计下跌21.6%,现报45.25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累计下跌17.8%,现报48.5万元/吨。
5、乘联会数据显示,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19.3万辆,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31.2%;1-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2082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6%。
重大事件
央行继续拓展数字人民币试点重点场景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日前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要求,优化金融服务管理。加强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业务连续性保障。继续拓展数字人民币试点重点场景应用。同日,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举办构建新发展格局讲座会议强调,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范围。
点评:数字人民币进入快速推广期。从试点城市看,目前试点城市增至23个;从交易规模看,截至2022年8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累计交易笔数3.6亿笔、金额1000.4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60万个。新财富上榜分析师、太平洋证券曹佩建议,提前布局深度受益于数字人民币产业发展的上市公司,随着数字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普及推广,相关公司有望享受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
新大陆: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以及各大商业银行开展试点开发工作,当前公司已为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完成受理终端的改造升级,公司设备先后应用于深圳、成都、苏州等地的数字货币试点,实现线下消费环境与数字货币的无缝对接。
赢时胜:目前正在与各大金融机构合作,实现金融科技赋能,并参与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数字货币DCEP相关项目落地创新实践。
光伏逆变器海外需求旺盛
目前光伏逆变器海外需求旺盛,公司2023年一季度生产已排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海外需求一直都比较旺盛,户储需求持续增长,属于增量市场。逆变器板块增长确定性较强,国内厂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同时在成本以及全球渠道布局方面具备优势,“出海”步伐有望加快。
点评:硅料降价超预期需求有望提前爆发,市场预期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回落后的部分利润向下游电站传导,运营商IRR提升盈利提升,同时有利于电站EPC放量。制造端来看“量增”是最大的确定性,因此在该阶段"确定性"角度主要是利好逆变器、辅材以及国内大储产业链。
易事特:具有全系列光伏逆变器研发、制造、销售业务,为客户提供1KW-2MW全系列组串式、集中式、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及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应用场景覆盖到地面、山地、水面、屋顶、户用等。
上能电气:逆变器产品在印度、东南亚、欧洲等多个海外国家均有出售。此外,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2》,2021年中国新增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排名前十的储能PCS提供商中公司排名第一。
新洁能:已经在光伏逆变器和光伏储能应用上形成大量销售,2022年第三季度,光伏和储能应用单季度占比已经提升至30%,并成为多家光伏储能龙头客户的第一大国产供应商。
碳化硅器件有望成为半导体材料领域最具前景的材料之一
以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具备耐高压、耐高温和低能量损耗等优越性能,可以满足电力电子技术对高温、高功率、高压、高频及抗辐射等恶劣工作条件的新要求,有望成为半导体材料领域最具前景的材料之一。
点评:碳化硅器件在性能上具备突破性的替代优势,随着业内厂商的积极扩产和工艺改进,其价格有望持续走低,尤其是随着电动汽车和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对大功率、低能耗、小体积功率器件需求的不断提高,SiC即将迎来属于它的性价比“奇点时刻”。
露笑科技:已成功研发6英寸的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片,衬底质量与国外厂家基本保持一致水准,并开始批量生产,长晶良率达50%,处于全球先进水平。
民德电子:在功率半导体硅基器件和碳化硅器件领域均是基于供应链自主可控的战略进行布局,目前已覆盖包括外延生产、晶圆加工、超薄片背道减薄、芯片设计等关键环节,基本完成供应链核心环节布局。
多款新车型将搭载电子外后视镜
多个汽车品牌近日官宣成为国内首批量产搭载电子外后视镜的车型。日前,《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发布,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一大亮点便是规定了不仅可以安装电子后视镜,还可以取代传统的光学后视镜。
点评:AR-HUD、电子后视镜、侧后座娱乐屏等新兴车载显示产品,不仅能够增加座舱信息的显示面积,而且能够提升信息灵活性和呈现丰富度,因此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近几年发布的新车型上。光大证券分析指出,电子后视镜采用摄像头+屏幕的组合取代传统的光学后视镜,随着欧盟与日本开放了相关法规,电子后视镜已经实现量产,未来随着国内外法规的陆续放开,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华阳集团:电子后视镜产品包括了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其中流媒体后视镜承接了多个定点项目,电子外后视镜已推向市场,电子外后视镜已完成第二代产品预研,可实现丰富的ADAS功能。
兆威机电:提供的车载运动屏幕、电子后视镜、汽车隐藏门把手、汽车主动式升降尾翼等相关产品已在民营自主品牌、新势力等车企中成功应用。
欧菲光:3M和8M周视后视摄像头、1M和2.5M环视摄像头、带加热功能的2M电子外后视镜摄像头均已量产。
公告精选
长春高新公告,子公司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新适应症获得批准。
康希诺公告,公司拟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杭州市与阿里巴巴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应流股份公告,2022年净利润同比预增70%至80%。
晶澳科技公告,华建盈富拟减持公司不超过2.9%股份。
赛微电子公告,控股子公司MEMS生物芯片通过验证并启动试产。
康泰生物公告,预计2022年亏损7600万元-1.5亿元。
作者:朱华雷 执业证书:A0680613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