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能源保供,华能董事长温枢刚表示,首先大力发展以风光电为主的清洁能源。比如说华能抓住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开发的机会,华能第一批得到了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一个1200万千瓦的风光电大基地项目。还开发了甘肃陇东多能源互补的绿色清洁能源基地,现在首批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和200万千瓦的火电,都在有序推进。
还有就是在水电上特殊的优势,华能依托澜沧江流域的开发,建设了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系统。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表示,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频发、一次能源供应等方面原因,能源保供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还要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这些都为能源保供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我们系统研究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提出加快电源发展建议,推动增加一批调节性、保障性的清洁电源。按照电源并网时间倒排工期,做好接入系统工程的建设安排,确保电源和电网同步投产。
特别是今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建成投产广东目标网架第一阶段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广东阳江、梅州一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工程,初步建成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
我们在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前提下,根据南方区域各省用电特性的不同,灵活配置电力资源。积极引入区外清洁电力,推动藏东南送电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为大湾区中长期电力供应增加保障。针对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我们加快数字电网建设,促进“电力+算力”的融合,努力将数字电网打造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载体,有效适应和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双碳”目标实现。在积极支持新能源发展方面,我们制定了“十四五”约1.7亿千瓦新能源接入系统的规划、105个重点县区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专项规划,超前谋划一批新能源接网工程。在电网建设方面,我们加快打造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坚强电网,广东目标网架第二阶段工程、海南数字化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海南全岛统一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等等正在加快建设,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在抽水蓄能发展方面,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广东肇庆浪江、惠州中洞、广西南宁等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运后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支撑新能源接入与消纳。在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中老、中缅电网互联工程,携手澜湄国家实现更大规模绿色低碳电力贸易。
对话详情见下:
主持人:能不能说一说在保供工作当中承担了什么样的工作?今年有哪些重点的工作在推进过程当中?
温枢刚:可以从几个数据来看一看,一个是从电力上来讲,我们华能的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2.12亿千瓦,年发电量占了全国发电量的近10%。另外,今年(2022年)我们的煤炭产能有望超过1亿吨。从供热的角度来讲,华能供热的面积超过了10亿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同时也占了整个城市集中供热的10%以上。华能根河热电,(2022年)8月31日就开始供热了。
从煤炭的供应方面,我们加大煤炭保供的力度,不管现在市场上煤价再高,我们为了能源保供的需求,还是应开尽开。从目前来看,我们整个的民生保障工作都在有序进行。
主持人:这几年用电高峰的新特点?
温枢刚:我国近年来冬夏季负荷呈现出高峰尖峰化特点。2021年我们全社会用电量的平均增幅是7.1%,而最高负荷的增幅达到了10.8%。今年1~11月,我们全社会平均用电量的增速是3.5%,但是同期夏季的最高负荷增速达到12.3%,这也就揭示了我们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第三产业的用电、居民消费的用电显著增长,需求的尖峰化特点非常明显。
截止到2021年底,我们(国家)的风电、光伏、水电和核电装机达到了11.2亿千瓦,首次超过了煤电的装机容量。但是由于风电、光伏有一个靠天吃饭的特性,所以说它的间歇性,包括水电在内的峰谷差,对于整个电力系统、对火电机组顶峰容量的要求就更加凸显。
主持人: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感受,一夜之间就发现冷了。你们的工作当中觉得接下来还会不会有更大的寒冷的冲击,怎么能够供得上,稳得住?
温枢刚:下一个阶段我们就重点要做好应对一些极端天气影响的预案,首先就要保证发电设备的状态和质量,做好各项准备,确保在冬季一旦有需要,我们就可以开栓供热。在供热管网、加热站、配送站等方面,也要加强管理,确保能够全产业链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提供电力和热能,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主持人:温枢刚董事长,我们知道2021年的煤电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60%左右,那么今年我们的电煤到底够不够用?
温枢刚:按产量来算,我们也是全国第八大的煤炭企业,现在我们有23座矿井在生产,其中有7座是列为了国家的保供煤矿,通过国家优质产能释放政策,我们今年新增了煤炭产能1930万吨。具体来讲,比如说我们国内最大的露天矿华能伊敏露天矿,现在的产能已经达到了年产3500万吨。我们扎赉诺尔和华亭煤业,也能够在日产5万吨这个水平,所以这使得我们华能今年全年能够产能过亿。为保障我们电力的安全生产,为我们的民生供热创造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主持人:其实我们刚才说了很多都是传统的化石能源,请问在你们的工作当中有没有什么能源的新业态和新能源的供应值得我们大家来关注?
温枢刚:首先大力发展以风光电为主的清洁能源。比如说我们抓住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开发的机会,华能第一批得到了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一个1200万千瓦的风光电大基地项目。我们还开发了甘肃陇东多能源互补的绿色清洁能源基地,现在首批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和200万千瓦的火电,都在有序推进。
还有就是我们在水电上特殊的优势,我们依托澜沧江流域的开发,建设了水、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系统。
再有一点,在核电上面,全球首创的(具有)固有安全(性)的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华能石岛湾核电站已经并网发电,12月9日实现了双堆初始满功率运行。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石岛湾、霞浦和昌江三大核电基地。
主持人:我们看到了中国能源的一个巨大的弹性,但是可能很多人也非常关注我们接下来会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说价格问题。11月份动力煤的出厂价格同比增长了30.79%,听说很多发电厂的现金流都还是比较紧张的,怎么减少火电厂的亏损?
温枢刚:燃料煤炭就是我们(煤电机组)的粮食,尤其是在现在煤价高企的情况下,煤炭的成本是我们最大的可变成本。首先要提高煤炭长协合同签约的质量和履约的效率,从这个方面来看,现在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短期来看,我们自己生产的1亿多吨煤,只要是有条件能用于电煤的,我们都提供煤炭的协同。我们也要积极研判国际供求关系的变化,沿海电厂是有一批进口煤需求的,因此我们也要做好进口煤的替代工作,进一步降低进口煤的成本。
主持人:新形势下,如何保障能源安全?
温枢刚:下一步中国华能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提高能源安全保供的能力。华能将持续向绿色转型和创新发展要答案,助力国家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服务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作出我们华能更大的新贡献
主持人:请介绍下南方区域今年以来及今冬明春用电情况。南方电网承担了哪些保供任务?目前进度怎么样?
孟振平:今年以来,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复杂多变。我们早预判、早研究、早部署,针对用电增速前高后低,之后企稳回升;流域来水先丰后枯,急剧变化这些特点,制定了电力保供39项重点举措,全力保经济增长、保社会稳定、保民生用电、保电网安全。
面对今年年初南方区域多轮寒潮,我们紧急出动7.6万人次开展融冰作业和抢修复电,保障西电东送通道安全;汛前来水偏丰,我们抢抓时机全额消纳清洁能源;枯水期遭遇罕见干旱灾害,我们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最大限度保障电力供应。
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南方五省区电力供应总体平稳,1至11月,南方电网统调负荷2次创新高,最高达2.23亿千瓦,同比增长3.05%。入冬以来,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取暖负荷迅速增加,南方区域用电呈现较高增长态势。同时,受多重因素影响,预计今冬明春南方区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主持人:今年冬天还没过完,面对可能更大的保供挑战,如何确保供电稳定?
孟振平:我们将千方百计保障电力供应平稳有序,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我们将持续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加强省间资源互济,深入挖掘电力供应潜力;协同发电企业一起克服困难,最大限度释放煤电、气电发电能力,坚决避免拉闸限电。临近元旦、春节,外出人员集中返乡,农村居民用电负荷将明显增加,我们会采取一系列措施,用心用情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我们将做好重要客户供电保障,特别是针对当前防疫形势,做好医疗服务机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等供电服务保障。同时,持续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用能服务,优先保障龙头企业用电需求,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助力稳增长。
主持人:近几年能源保供工作有什么新挑战?你们有什么战略布局,让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打赢这一仗?
孟振平: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频发、一次能源供应等方面原因,能源保供面临较大压力。同时,在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础上,还要消纳大规模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这些都为能源保供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了打赢能源保供攻坚战,我们深化政企联动、央地协同机制,电源、电网、负荷各环节同向发力。我们系统研究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形势,提出加快电源发展建议,推动增加一批调节性、保障性的清洁电源。按照电源并网时间倒排工期,做好接入系统工程的建设安排,确保电源和电网同步投产。
特别是今年,我们克服疫情影响,建成投产广东目标网架第一阶段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广东阳江、梅州一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点工程,初步建成清洁能源消纳比重最高的世界级湾区电网。
我们在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前提下,根据南方区域各省用电特性的不同,灵活配置电力资源。积极引入区外清洁电力,推动藏东南送电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为大湾区中长期电力供应增加保障。针对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我们加快数字电网建设,促进“电力+算力”的融合,努力将数字电网打造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载体,有效适应和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主持人:应对用电高峰,电网和发电厂之间需要怎样配合?
孟振平:这几年,南方区域冬季用电出现新变化,冬季负荷也很高,以前我们迎峰度夏,现在要加上迎峰度冬。
应对用电高峰,需要更加精细化管理,除了精准调度、科学安排检修、有效运维好设备外,还需多方协同发力,能利用起来的发电机组都尽可能用起来。对于非计划停运的机组,我们调度部门会每天跟踪,协同政府、发电企业逐台管控,尽可能多发满发。另外,我们积极利用市场化机制,加大对顶峰发电煤电机组的补偿和奖励力度,及时疏导企业发电成本,激励煤电机组在供应紧张时期加大顶峰力度,尽最大努力满足用电需求。
主持人:为我们普及一下,从发电厂出来的电,是怎样通过电网一步步到我们家里的?
孟振平:电从发电厂出来,经过升压变电站输送到高压输电线路,就像通过高速公路一样,大量快速地送往各地。但这段路途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因为架空输电线路从几公里到上千公里,长期在自然环境中运行,可能遇到恶劣天气、外力破坏等问题。通过科技手段和电网人的运维,电才能穿过崇山峻岭,顺利送达目的地,再经过变电站逐级降压到220伏,最后才能点亮万家灯火。
主持人:中国在建设包括新型能源在内的多元能源供应体系、或者能源运营新业态,南方电网这方面有什么新的工程为我们介绍吗?
孟振平: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积极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服务“双碳”目标实现。在积极支持新能源发展方面,我们制定了“十四五”约1.7亿千瓦新能源接入系统的规划、105个重点县区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的专项规划,超前谋划一批新能源接网工程。在电网建设方面,我们加快打造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的坚强电网,广东目标网架第二阶段工程、海南数字化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海南全岛统一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一张网”等等正在加快建设,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发展。在抽水蓄能发展方面,我们正在加快建设广东肇庆浪江、惠州中洞、广西南宁等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运后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支撑新能源接入与消纳。在推进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中老、中缅电网互联工程,携手澜湄国家实现更大规模绿色低碳电力贸易。
主持人:我国很多地区都调整了电价,但主要是针对工商业,而居民和农业电价并没有变化。今年煤价涨了不少,电厂压力也很大,未来电价会有变化吗?
孟振平:今年7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标志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率先在南方区域落地。该市场体系涵盖了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其中电力现货市场可根据市场实时供求情况,发现电力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格,推动整个社会高效用能。2022年,现货日前价格最高1.07元/千瓦时,最低0.069元/千瓦时。电价能升能降,真正发挥了电力市场价格发现作用。
同时,我们坚决落实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要求。据统计,南方区域今年增加煤电企业收入约300亿元,及时疏导燃气发电成本约70亿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居民、农业用电由电网企业保障供应,通过低价电源等措施保持价格稳定。
主持人:以能源保供为契机,加快推进未来能源保供、绿色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电网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
孟振平:首先要继续深化西电东送。目前,南方电网已建成“八条交流、十一条直流”西电东送大通道,正在加快实施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满足南方五省区“十四五”及中长期电力供应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需求。
其次,加快数字电网建设。把数字技术作为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的关键抓手,通过数字电网建设协同电源、电网、负荷、储能各环节共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我们将协同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储能、节能减排、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产业等领域加强联合科技研发和成果共享,共同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