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如今,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交通数字化场景中。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帅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智慧交通是基于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城市交通服务系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质、连接城市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
城市安全高效运行和绿色创新发展强力要求推进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刘帅分析,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加速人流、物流与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促进城市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在带动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拥堵和交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随着区域一体化加快发展,城市内部与城际间互动频率增加,也对传统的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以及绿色化水平提出挑战和更高要求。
上海市交通运输协会常务理事、地洲智云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近期,他们对上海市广富林基础的交通设施进行数字化、绿色化的全方位改造,提高了广富林路段的通行效率与交通安全度,同时绿色能源引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该路段的整体通行环境。而这些整体智慧化、绿色化的硬件终端构建是顶层平台的支撑。
记者了解到,改造后的道路,通过路网的终端采集技术助力整体辖区的智慧化管理,实现辖区内交通作业、交通事件、交通处理的全信息一览表,后台数据中心能够根据影响交通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实现交通的流量预测、流量报警,然后进行事先的状况处理与行车实时上报,形成完整的“车—路—人”的交通管理体系。同时,对多项智能终端采取绿色能源发电,推进整体交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网统管 构建高效畅通的绿色交通发展新格局
“道路基础设施智慧化是交通精细化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网统管’的前提。”张华军说,数字赋能交通,助力精细化管理。根据全国各地街道的整体特征,从基础设施入手,着重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在街道的现有道路上,新建、升级交通智慧终端系统,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终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不断完善集指挥调度、信号控制、交通监控、交通执法、车辆管理、信息发布、数据采集于一体的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控制设施主要是标志、标线、信号灯。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道路普遍存在交通安全岛、隔离护栏、标志标线等交通安全设施缺失或设置老旧现象,是造成交通安全水平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这一痛点,张华军认为,在城市道路整体数字规划中,对重点路段、人流车流较多路段、事故多发路段须实施更为精细化智能交通管理。通过智慧斑马线行人交通系统和非机动车专用道路智慧标识引导系统。智慧护栏系统则针对夜间行车、雨天引导、护栏状况、道路交通进行全方位、全环境的道路状况监督,并采集终端数据及时预警,缓解高峰期拥堵状况,加快通行效率。
在他看来,智能公交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模式,对减缓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规划建设智能公共交通管理系统能够对公交车辆进行实时视频监控,实现公交智能调度、到站自动报站、客流统计等功能,自动有效地适应各种交通状况,对车辆进行合理疏导和调度,实现地线—公交—共享单车的全链出行。
此外,智慧停车是发展智慧交通的最佳切入点,也是解决城市发展面临交通拥堵、基础设施不足、资源紧缺等重大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优化能源结构,倡导交通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张华军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表示,要构建低碳清洁绿色的交通能源“一张网”格局,深化交通公共服务发展。在已实施的整体交通解决方案中,将绿色能源引入交通智慧终端,以太阳能作为终端运行的支撑性能源,进行整体设备运转。太阳能智慧斑马线、太阳能公交车站、太阳能智慧窨井盖、太阳能智慧护栏系统、太阳能智慧停车位、太阳能智慧步行道系统,从动态交通到静态交通,从公共交通到个人出行,全方位地打造绿色能源为主的交通体系。
“我们要从多层级多角度推进城市交通的深度融合发展,强化多种绿色出行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均衡城市道路通行的空间配置,打通道路微循环,提高道路通达性,不断优化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和助动车等绿色交通路权分配与交通基础设施的终端感知,加强数据的分析与决策功能,实现立体互联,高效畅通的绿色交通发展新格局。”张华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