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多位产业人士对于储能行业近年形势不无感慨。
政策层面的支持与导向文件频频推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此前提出,新型储能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向贝壳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21年4月后储能相关政策出台,提高行业发展预期,储能指数全年表现超过了90%以上公募和私募基金的表现。
储能之所以必要,取决于新能源发电的特性。相较传统能源,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普遍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问题,与用电负荷并不匹配,因而需要储能承担削峰填谷、保障电网稳定的作用。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未来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提高,为了维持电力供应稳定,对于配套储能系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预计届时电力主要成本将集中在输配侧。
不过,在备受政策与市场关注的背后,储能的商业模式尚待完善。未来,储能降本之路怎么走?
政策护航下储能迎发展大年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方案》将新型储能定位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林伯强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当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在发电总量中占比还较低,有其他能源可以提供支持,对于电网稳定性的要求相对不高,“随着未来新能源的发电量占比提高,为了维持电力供应稳定,对于配套储能系统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截至2021年,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46GW,2021年当年新增装机10.5GW,接近此前4年的新增装机总量,可谓大提速。
来源:CNESA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向贝壳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21年4月后储能相关政策出台,提高了行业发展预期,CNESA储能指数全年表现超过了90%以上公募和私募基金的表现。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去年7月提出,新型储能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林伯强预计,届时目前由发电侧占据电力成本大头的形势将发生逆转,电力主要成本将集中在输配侧。
光伏龙头纷纷布局,光伏+储能会是好生意吗
近年来,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资本“跨界”。其中不乏光伏企业。
晶科能源(688223.SH)数日前加码储能布局。5月26日,晶科能源新增注册成立一家企业江西晶科储能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储能技术服务等。
有接近晶科的人士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晶科能源目前业务经营范围暂无储能,新注册公司或是为未来做铺垫。
在2021年年报中,晶科能源就公司储能业务发展表述称,2021年,晶科能源家庭户用及工商业储能业务主流市场渠道已经逐步打开,涉及区域包括中国、中东非、东南亚、北美、澳洲与日本等。
晶科能源表示,目前公司已经与全球多家电力开发商、分销商等签订储能框架协议和分销协议;同时,晶科能源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及赣锋锂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光伏+储能”的深入合作;对于大型地面电站储能系统,晶科能源已经积极布局并跟进关键项目
除晶科能源外,今年上半年,晶澳科技也规划入局储能。
3月,晶澳科技(002459.SZ)宣布,与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博思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优先探讨成立合资公司,开展户用储能系统及相关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6月1日,晶澳科技回复贝壳财经记者称,目前双方合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作为晶澳科技的合作方,海博思创能够提供储能电站开发、设计、集成、运营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利用储能系统对能源进行储存、调配,是符合能源使用趋势的,光伏企业投资储能,也是可以理解的投资行为。”有光伏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考虑到光伏企业的市场洞察能力与技术储备,光伏企业发展储能具备相对的产业优势,不过在当下企业的投资还是从企业自身战略出发。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部分光伏企业数年前已启动储能布局。
阳光电源(300274.SZ)在采访中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公司于2006年正式进入储能领域,是国内最早涉足电力储能的企业之一,储能系统2021年全球发货量3GWh。
2021年,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年报显示,阳光电源储能板块实现营收31.3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8.51%,占整体营收的比重也从6.06%跃升至13%。
协鑫集成(002506.SZ)方面在采访中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公司储能业务始于海外户用储能,起步较早,不过目前规模还较小,主要集中于户用侧,国内项目多为工商业储能。
在2021年年报中,协鑫集成就2022年储能业务的经营目标提出,将培育储能材料、户用工商业储能业务,实现业绩正向贡献。
盈利困局待解,储能降本之路如何走?
政策护航与市场关注背后,储能的商业模式尚待完善。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向贝壳财经记者介绍,目前不同应用场景下,储能系统的成本分担主体不同。应用于用户侧电费账单管理的储能系统,以及火储联调储能系统的成本承担主体主要是用户或火电厂,以及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绑定用户或火电厂的投资方;单纯以获得自身新能源指标而投建储能系统的源侧储能,其承担主体是新能源场站投资方。而目前共享储能模式下,储能系统的成本在一些省份中是由新能源场站、电网、用户等多个主体共同承担。
“目前新能源侧加储能,属于强配,没有经济性,储能投资这块由新能源业主承担,实际上增加了新能源业主投资和回收期。”有从事光储结合业务的企业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
近期的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也增加了成本投入。据CNESA数据,2021年至今,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下,储能电池设备成本上升超过20%。
海通证券在5月26日的研报中提出,随着各地分时电价机制的调整,工商业储能装机效益继续提升,用户侧装机空间随之打开。然而储能在发电侧和电网侧仍面临着明显的盈利困局,即投资收益率过低,这是阻碍行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们不可能等到储能价格足够便宜再来配置,目前市场对于储能的需要已经很强烈了。核心还是要找到能够为大众所接受的商业模式,只有进行大规模配置,储能价格才能下降。”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预计未来真正能发挥效益的储能还是靠近用户侧。
“储能作为灵活调节资源,可满足容量充裕度、备用、削峰填谷、新能源消纳等多种系统功能需求,其综合价值,应通过多重收益渠道去体现。” 俞振华表示,国际自由化电力市场中,储能的多重收益大多来自于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以及补贴等,多元化的收益渠道能够降低储能的投资风险,更好地疏导储能的成本。
有储能系统集成商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为了便于电网调度,提高储能利用率和价值,共享储能和独立储能是未来的大趋势。现在国内主要缺少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未来只有走现货市场模式,提高各种辅助服务补偿价格,完善商业模式,提高储能收益,才能促进储能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储能自身尚存在降本空间。
就未来储能的降本路径,俞振华告诉记者,目前各类储能技术都在持续推动降本的进程中,未来控制成本的途径包括加强国内企业对全球锂矿的布局、提高锂电产线的规模、提高国内锂原材料提取、加工等工艺,降低成本,加强国内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