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新能源厂商推出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不断推进超级快充的技术水平,客户终身拥有电池;另一种是推出换电服务,客户去所购品牌服务中心更换共享电池。
前者是消费者对电池拥有所有权,后者是消费者对电池拥有一定时间的所有权和永久使用权。
消费者对所有权通常比较在意,如果用的电池是多个客户循环使用,部分客户比较难以接受,同时,也有客户对这种换电模式非常感兴趣,因为从结果层面考虑更加便捷和实用。
1 关于换电
换电并非一个新概念,早在2005年左右市场上流行过一段时间换电模式,当时不少新能源厂商和研究机构认为换电可能是一种主流趋势。
2007年,坐落于美国西海岸加州的一家新能源企业Better Place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换电运营公司,由于换电市场的潜在前景极其吸引人,在资本市场上多次融资累计8.5亿美元,估值达到22.5亿美元。
2010年,Better Place出海进入中国市场,与奇瑞汽车达成合作,生产换电车型的应用方案;次年4月,该公司和南方电网就换电模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广州设立换电站和体验中心。
Better Place的换电业务短时间扩张到以色列、丹麦、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
2013年5月26日,Better Place突然破产清算,引发资本的对换电市场出现悲观情绪。
Better Place最终走向倒闭并不意外,在公司初始发展阶段,融到钱就开始不顾市场实际情况向全世界快速占领市场。
2010年左右全世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用户量较少,在任何国家新能源汽车都没有成为主流,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在这一年都没有研发出真正成熟的产品,即使在2022年今天,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汽车等厂商也没有出现“人工智能、AR、电气化、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物联网”相结合的成熟期产品,真正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是一台自由行驶且存在一定感知的计算机,并与城市大脑相结合。
在新能源市场早期发展阶段,企业过早的单独推出换电服务,过于超前,属于推出了好的技术和概念,但没有客户可以使用,在当时绝大部分客户只相信燃油车,且新能源车从技术层面确实没有超越燃油车,当新能源汽车超越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已经是2022年左右了,然而,这家从事换电服务的企业已经消失了近10年。
科技行业拥有“Change the world”是非常有必要的初衷,但不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则有可能错过当下真正的市场机会,也不可能捕捉到未来将出现的市场机会。
技术理想需要切合市场,市场的交易行为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
2013年6月20日,埃隆·马斯克在一场别致的换电宣传发布会上向客户解释特斯拉公司新开发的换电模式,他提到“特斯拉的车主此前只能通过充电来‘加油’,超级充电站要耗时30分钟,普通的充电方式耗时数小时。今天的换电模式,可以让电动车90秒满血复活。”
埃隆·马斯克信心满满的表示:“换电系统将在美国加州I-5高速公路投入使用,随后会在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公路旁修建换电站”。
在特斯拉投入换电模式两年后,因商业模式没有被市场适时接纳,埃隆·马斯克果断暂停关于换电模式的宣传,转而将精力投放到超级快充技术上。
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逐步演变为汽车上的国家,高速列车在美国始终没有成为主流,燃油车也成为美国的文化载体,美国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接纳度比较有限,新能源汽车成为一部分对科技产品充满热情的用户的“玩具”。
不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完全不同,在欧洲,更多的人喜欢经典燃油车手动挡系列,不太能接受新能源汽车,日本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也持有比较有距离感的暧昧态度,中国市场反倒是对新能源汽车持相对开放的心态。
全世界各大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总数有限,进一步的限制了对换电模式和充电桩的发展。
当新能源汽车仅仅是一小部分玩家的玩具时,快速充电技术在这个相对小众的市场更加受关注。
但是2022年左右,市场发生了变化,尤其是乘用车中国市场发生的剧变更加明显。
2 换电开始流行?
并非所有车厂都在采用换电模式,2022年左右在中国市场,只有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比较常见且受欢迎。
据蔚来汽车的官方信息,在蔚来购车的用户终身享受在每个月里4~6次的换电服务,仅针对蔚来汽车客户。
该业务并非独立于市场,而是包含在诸多服务之中,事实证明,市场需要换电服务,但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限的情况下该业务独立大概率失败。
在实际使用体验中,蔚来汽车客户不会一直更换电池,也会有大量时间使用快速充电技术。
虽然快速充电技术需要30分钟左右,但蔚来汽车通过开办交付中心作为社交空间,有明亮的社交环境,供蔚来用户消耗时间,在里面通过积分换取咖啡、果汁、茶,一杯茶的时间往往超过30分钟,以这种巧妙的方式解决了等待充电浪费时间的障碍,同时创造新的消费,还能够加强客户对品牌的粘度。
比亚迪、特斯拉、五菱宏光、欧拉等新能源汽车在换电服务方面相对保守,没有终身享受免费换电服务,通常这些品牌需要通过另外花钱付费购买新电池。
蔚来汽车的换电服务属于共享的概念,一个电池多个车主使用,比亚迪等汽车厂商则是让消费者对电池拥有所有权,这是两种不同的策略。
潜在新能源汽车用户真正考虑的是里程焦虑,在新能源汽车出现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之前,这种里程焦虑很难消失,中国市场相对特殊,许多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年轻人此前并非燃油车用户,没有燃油车的心理惯性,他们部分人不会把新能源汽车仅仅当作玩具,而是希望驾驶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内自由流动,在不同省市之间来去自如,甚至也有部分驴友希望驾驶新能源汽车一路向西,抵达拉萨、喀什。
在超过2000公里以上的里程,沿途建设海量的充电服务站和换电中心就成为一种刚需。
乘用车的产销近三年都在下滑状态,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则在急剧上升,当新能源汽车用户越来越多时,海量的充电服务站和换电中心的市场需求就会越来越激烈。
以蔚来汽车为例,4月22日,在苏州,一位蔚来汽车客户咨询工作人员,可否从苏州驾驶蔚来汽车至湖北省荆州市。
工作人员给出的答案则是,目前从苏州向湖北方向一路上有多个蔚来换电站,全程约1123公里,中途补电建议7次,补电总计时间约1小时9分钟。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对比燃油汽车在长途旅行中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但是在技术快速演进的过程中,这一差距最终估计会被解决。
各家新能源汽车、锂电厂商部分在研发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
我们从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使用体验、资本趋势等方面,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仍然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距离成熟产品有一定距离,部分观察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已经处于一个巨大的泡沫中,这可能是一种误解,真正的新能源泡沫可能出现在15年后,而不是急速发展的现在,毕竟还有诸多技术仍然在研发过程中。
市场向我们展示,换电模式至少在现阶段还不能成为独立经营的商业模式,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用户量有限,中国消费者也很能接受为换电大量付费,共享可能是一种相对性价比更高的方式,也是一种当下很现实的解决方案。
如果有一天,新能源汽车技术足够成熟,已经达到了0车祸的阶段,我们可以在汽车里面看到AR路线图,也可以与汽车内置的机器人对话,还能任由自动驾驶带我们从上海一路开到三亚,到那个阶段,可能大家更愿意为换电服务付费,付费可能也会变成一种习惯。
3 哪些公司在规划换电站?
根据蔚来、吉利、中石化三家公司发布的规划,这几家公司将建设总计1.4万座换电站,如果加上宁德时代、奥动新能源、伯坦科技等公司,换电站总量将超过2万座,目前一个换电站的需要投资数百万元人民币,按照上门的数据计算,总投资额将超过千亿人民币规模。
换电和充电行业都充满极其美好的前景,两者并不冲突,对于新能源汽车用户而言,更在乎最终体验,因此同时接纳两种模式也并非不可能。
换电行业的机会远远多于风险,对于个体企业而言风险行为更加差异化。
我们可以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随机追踪一家新能源企业的风险,借用RiskRaider风险雷达的数据,看看AI如何评估该公司的风险。
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为例,成立于2018年,企业标签大部分正常,注册资本为32.43亿元人民币,坐标在常州,风险评级为“关注”,概率为35.72%。
以下是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随机森林”对其计算出的三种结果及可能性。
总的来说,这家公司不存在什么风险,这家与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给供应商提供锂电等服务的企业正在积极向上发展的进程中。
我们需要看清楚一个行业的未来,其中既有机会,也有风险。
如果不了解它,那么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或者个人通常遭遇的都是风险。
充分了解新能源市场,享有的才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