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2021年,成都市开展了移动源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机动车年均保持30万辆增长的情况下,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有力地助推了成都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
“在移动源污染防治上,成都将加快完善城市绿色出行体系,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理念,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强化‘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与高效运营。”张军说道,到“十四五”末,成都市将实现铁路公交化运营里程达到56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850公里,轨道交通站点周边50米公交接驳站覆盖率达到55%以上;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0%。
据悉,成都还将持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完善铁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适铁货物“公转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打造一体化、多层次、国际化现代物流集疏运体系,试点设立3个“绿色物流示范区”。到“十四五”末,成都市将开行国际班列4600列,建成铁路专用线67条,铁路货运到发量较2020年增长1600万吨。
不断推动车辆结构升级,大力推动新能源应用,提高充电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度,加快淘汰更新高排放老旧车辆,优化车辆限行措施,引导市民绿色出行。到“十四五”末,成都市将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40万辆以上,力争推广新能源汽车80万辆,建成充(换)电站3000座、充电桩16万个、加氢站20个以上,试点推行“低碳交通示范区”10个。
2022年,成都市将持续开展常态化柴油车人工抽测,增设“黑烟车”抓拍设备20套以上,强化“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基本实现本地和过境柴油货车监督抽测全覆盖;开展绿色标杆加油站创建,推进完成全市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测系统和油气处理装置安装联网。
此外,还将在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上下功夫,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出台地方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对污染源清单进行梳理。今年,成都将推出“智慧蓉城”项目,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对移动源进行精细化管控,目前6项指标里面,成都已经有5项全面达标。现在就是争取pm2.5控制在35微克以下,从而全面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