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换电模式的历史,对比分析换电模式行家:宁德时代和蔚来;目前的换电模式可能还没有那么理想化,但在“变美”的路上,相信换电产业链会越来越壮大。
历史:换电模式珊珊登场
换电模式其实并不是新技术,早在2007年,以色列Better Place就已经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运营。
2013年,特斯拉沿用了Better Place的底盘换电技术,并且将换电时间缩短到了90秒。但最终,两家先行者,因为当时的新能源车实际运行数量、异形电池的共享兼容性、运营效率难度等原因先后搁置了换电模式。
大规模商用的基础,需要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量变以及政策端的推动。
2021年,国内新能源车全年销售352万辆,同比增长160%,全年渗透率达13.4%,同比提升8 pct;欧洲销量突破227万辆,同比增长66.4%,其中,欧洲十国年销量合计194万辆,同比增长63.7%,渗透率达到21.3%。预计2022年欧洲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300万辆,同比增速将达到46%,对应全年渗透率30%,而远期2025年销售量预计将达到600万辆,对应渗透率52%,5年CAGR将达35%。
目前主流的补能模式依然是充电模式,虽然车桩比从2017年的7.15改善到2021年6.84,但与政策规划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车桩比不及预期。
与传统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在用车效率、补能时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维护和管理便利性、降低电网负荷等方便具备更明显优势。
那么对于以上内容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评论下方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