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目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据相关权威机构统计显示,宁德时代在2021年度的全球总装机量达到96.7GWh,连续5年蝉联冠军,并且市占率达到32.6%,比排在第二位的LG能源市占率高出12.3个百分点。
但猛虎也怕群狼,宁德时代未来的增长道路,不见得会像之前那么顺利。
比如前面提到的LG能源,全球装机量第二,一直都是宁德时代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同属韩国的SK On和三星SDI两个电池企业,同样也是相当有实力的竞争者。虽然这些韩系电池企业目前的全球市占率不如宁德时代,但考虑到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主要贡献于中国市场,而在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些韩系电池厂商的竞争力似乎并不会输给宁德时代,甚至压过一头。
此外,来自日本的松下集团凭借着与特斯拉深度绑定的电池业务,在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中也占据了12.2%的市场份额。而且从技术高度来看,其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目前全球最高,与特斯拉联手开发的4680电池备受瞩目,也将在今年开始扩线投产,产品能效方面优势明显。
国内同样有着不少对宁德时代虎视眈眈的选手,凭借刀片电池一战成名的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在2021年也达到了26.3GWh,同比增长167.70%,上升至全球第4。除此以外,国轩高科、远景动力、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四家国产动力电池厂商,在去年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长,驶上了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随着全球电动化浪潮不断席卷,新能源产品之于整个市场的渗透率逐步攀升,动力电池行业显然无可估量。但行业越是能看到未来的潜力,竞争便会更加激烈,如果宁德时代往后的日子依然只靠电池业务,其被替代的风险,以及被其他厂家分食份额的可能性都太大了。
所以现阶段的宁德时代,其实亟需开展新的业务,避免盈利模式太过单一。而借着新能源补能创新的风潮,日前,宁德时代发布巧克力换电品牌EVOGO,豪言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3年要上市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并一举转型成为电池运营商,听起来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巧克力”换电模式成功,帮助宁德时代盈利的空间还是挺可观的,未来不再是单纯的电池供货交易模式,而是直接能吃到电力的谷峰差价和服务费,可以简单理解为新能源时代的加油站功能替代者,盈利方向和模式比加油站也更为丰富。
但问题是,这个模式到底能否成功?
首先,本身换电从技术角度来说,是没有太大难度的。采用换电模式的AGV智能物流车这几年已经很成熟了。宁德时代也并非乘用车换电模式第一人,此前行业里的蔚来、北汽新能源都有针对换电站的车型部署。
但难点在于,乘用车市场如果想要普及换电模式,先不说大量换电站的成本谁来支持,到底如何才能建立一个换电的统一标准,行业内没有任何先例曾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这个标准包括了电池组的外观尺寸、电池的电流电压参数、电池的能量管、状态监控等等。
宁德时代装机量市场份额的确够大,很多电芯都产自于宁德时代,但各家所用的电池技术标准是由车企参与制定的,宁德时代也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生产。简单来说,就是除非所有新能源厂商都采用相同的PACK,否则标准根本无法统一。正因如此,即便蔚来已经在国内铺开了超过700座换电站,也从未提过实现跨品牌换电服务。这对于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同样是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另外,作为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各大车企在电池方面的研究创新并没有完全指望电池企业,近年来研发了诸多创新技术,包括能量密度、空间利用率以及安全性方面。而如果选择加入宁德时代换电体系后,不仅电池要选择宁德时代的,整个的三电体系都会被“巧克力”所绑定。以前是供应商按照主机厂的要求来开发电池,现在反过来需要主机厂按照供应商的要求来开发车辆,主机厂能否接受“身份”的转换同样是无法避免的难题。
同时,动力电池作为单独汽车的核心部件,也是各大车企竞争和宣传的重点内容,其成本占比几乎达到整车的40%左右,如果车企放弃了自研电池标准,转而使用宁德时代制定的通用电池标准,那必然将失去很大一部分利润空间。可见,想要让不同品牌达成一致意见实现跨品牌换电难度有多大。
最后幻想一下,万一,万一宁德时代真的实现了这种标准的电池块可以适配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车,消费者必然是受益者。毕竟补能方式更加便利,很可能几公里就一个换电站,换电就真的和加油一样方便了,这的确是一个解决新能源车痛点的产品。
然而现实中呢?短期内恐怕只能看空,因为这不符合目前车企对动力电池工艺的开发路线,更重要的是不符合大多数车企的利益。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宁德时代发布换电模式,反而更像是在股价大跌后,用来刺激股价用的噱头。
春节以后的首个交易周,宁德时代的总市值疯狂跳水,一周的时间,市值缩水近2700亿元,和前两个月宁德时代的最高价692元相比,更是下跌了近3成,一时间,互联网上面唱衰宁王的人数不胜数。不过,就在巧克力换电发布会后的下一个周一,宁德时代的股价在开盘之后就有较大的回升,股价重回500元。
所以宁德时代的换电计划,究竟能否颠覆新能源市场的补能模式,还有很多未知因素,我们暂且难以下定论。但作为一个利好股价的新故事来说,似乎是个卓有成效的“过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