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东莞证券认为,预计 2022-2025 年充电桩新增数量分别为 244 万台、265 万台、292 万台、403 万台,2021-2025 年新增充电桩数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 44%。以现在全国充电桩286.4万台的基数来看,未来五年充电桩数量仍存在较大的缺口和巨大增长空间。
巨大的增量市场具有强烈的诱惑性,喊了数年的千亿市场正逐渐变为现实,更加激动的是已经苦熬了多年的一众充电设施运营商们,总算有希望迎来黄金发展期。但眼下充电运营商仍然困难重重,诸如:利用率,油车占位,小区卡脖子等等不一而足,问题也是由来已久。
但归根结底,充电设施运营商建设充电站点,最绕不开的就是“用地”和“用电”两个最大的难点,而“用地”又更甚于“用电”。建设充电站点的土地,一般是通过政府划拨或者多方合作的模式取得。电动汽车主要被城市居民购买使用,城区土地称得上寸土寸金,并且大多数土地已经规划完毕,政府部门很难划拨充电站点建设用地,因此,运营商与土地产权方合作便成为最常见的建站方式。在此情况下,如何将车位有限,寸土寸金的充电站高效地利用起来,合理布桩,选择什么样类型的充电设备是基础、也是关键。
我们知道,充电桩简单来说就是带有充电枪及人机交互界面的汽车充电工具,从外形来看有一体式充电桩和分体式充电桩。那为什么会有一体和分体呢?主要还是因应不同的场景需求而诞生。是的,场景化应用产品和系统化的充电解决方案是市场发展的趋势。
更重要的是,充电桩市场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设备销售市场,传统设备制造商的想法是销售设备,但这距离客户的“买桩运营赚钱”的需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其实客户要的不仅仅是充电桩,而是充电运营服务能力。从一开始的运营设备购置上,设备商就要为运营商考虑到如何在有限的场地空间上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不同的场景选择不同的设备,从建设购置端就开始帮助运营商降本增效。
“最大的实现客户的价值,就是最好的自我价值体现”,行业资深设备供应商和笔者讨论时不无感慨的表示,“所谓场景化需求,就是要做到因地制宜,在城市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当下,使用一体式充电桩建充电站还是分体式充电桩建充电站,哪种更具有经济效益?这是设备商要首先为运营商考虑的问题。”上述资深设备供应商认为。
在这里,我们以场地面积有限条件下,采用一体桩还是分体桩做出对比分析。站在运营服务的角度来看,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着手分析:1、功率利用率;2、单位面积收益率;3、采购成本;4、可靠性。
在分别对比之前,我们对以上因素,做一个更清晰的说明:所谓功率利用率,即充电站实时的输出功率尽量接近变压器的允许负荷;这样损耗最小,对运营最有利。所谓单位面积收益率,是指同样面积的土地,付了同样的租金,能带来更多的充电服务费。而采购成本,运营商肯定希望总功率相同的一体充电桩或分体式充电桩,价格尽量便宜最好;最后可靠性这个因素,是运营商后续运营成本付出的重要保障,更是不难理解。
第一、功率利用率
对充电桩进一步细化,从充电桩的整流单元与充电终端数量比例划分,直流充电桩可分为三类:一机一枪、一机双枪和一机多枪。其中一机一枪和一机双枪大多是一体式充电桩,一机多枪大多是分体式充电桩。
而乘用车的充电需求功率一般在60kw~80kw,以70kw为例计算:
第二、单位面积收益率
充电站运营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说充电站的盈利能力。运营商希望充电站的运营效率越高越好,即充电站的收入/支出比越高越好。假定充电站只提供充电服务,餐饮、休闲等其他服务收入不计入。
充电站收入=充电站负荷*变压器系数常数*充电站转换效率常数*充电服务费费率常数
充电站支出=租金+人工+电费
分体式充电桩要占用停车位来放置整流柜,480KW整流柜要占用3-4个停车位,无论是何种充电桩,要提高收入/支出,就要提高单位面积的收益。假定充电站充电时,均满功率输出,不同充电桩类别对比效益如下:
第三、采购成本
分体桩由于总功率较大,单一设备系统初始采购成本大大高于一体桩,这个不用赘述。
第四、可靠性
由于分体式充电桩比双枪充电桩和单枪充电桩线路复杂,功率分配节点多,整流柜故障则10条枪均不能工作;且分体桩大多是单网线接入,一旦出现网络异常,则10条枪均不能工作。假定相同元器件失效率相同,这三种充电桩可靠性预估如下:
因此,基于以上因素的分析,归纳结论、汇总如下: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1)对自有场地且对采购成本不敏感的运营商(多为公交公司),可采用分体桩建站;2)对租用场地(特别是优质地段)且对采购成本敏感的运营商,可采用一机双枪建站;3)现实情况也表明,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较好的深圳、广州和上海,社会充电站一般都选用120kw一机双枪充电桩。
随着以电动汽车为主要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补能短板和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日益凸显,充电运营市场正风起云涌,资本大鳄和众多具有地缘优势的中小投资者加速进入,而作为最早参与充电桩行业的设备供应商,能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建议,在设备选型,高效的运维能力,以及充电系统化,智能化等方面,为充电运营市场充分赋能,已然成为目前优秀充电设备商的必杀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