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比亚迪在北京举办了“不止于快,全能进化——比亚迪全场景高效充电技术沟通会”,比亚迪在沟通会上表示,其全球首创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在行业内首次实现了极低温下冷车快充。不仅在充电时能自加热,在驻车和行车状态下,都能智能启动自加热技术,保障极低温整车性能。
在-30℃极寒条件下,以腾势N7为例,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让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230%,电池满充时间降低30%,北方用户冬天也能享受到快充体验。
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充电桩需求日益增长。电动汽车的普及带来了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以满足用户的日常充电和长途旅行。比亚迪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能够让电池在极寒环境下快速达到最佳充电温度,从而提高充电效率和速度。该技术的引入对于解决冬季充电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电动汽车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和便利性带来了新的突破。比亚迪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电动汽车行业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发展。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呈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2015-2021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61.7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数量为114.7万台,较2020年增加34.0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激增,累计保有量达147.0万台,同比增长68.19%。
图表8:2015-2021年中国充电桩累计数量及增速(单位:万台,%)
从公共充电桩建设规模来看,自2015年以后,我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80.72万台,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56.31%。截至2021年年底,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114.7万台,同比增长42.10%。
图表9:2010-2021年中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建设规模及增速(单位:万台,%)
——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量扩大充电桩需求缺口
2015年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480万个充电桩,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其中,公共充电桩50万个,私人充电桩430万个,车桩比基本达到1:1。
然而,目前充电网络建设远落后于规划。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84万辆,充电桩数量261.7万个,车桩比3:1。综合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充电桩累计数量来看,2015年至2021年的全国车桩比从8.8:1下降为3:1。近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在3:1左右的水平波动,充电配套有所改善,但和《发展指南》规划的车桩比1:1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可见,为实现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成未来发展重点,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图表10:2015-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保有量及车桩比(单位:万辆;万台)
长城证券认为,高压快充趋势势不可挡,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将不断朝快充、超充迈进,利好高压快充充电桩产业链发展。
华安证券报告显示,2023年高压平台车型密集上市,2025年新能源主流车型均支持高压快充。2026年,800V以上高压平台车型销量预计达580万辆,渗透率50%;2025年,支持高压快充的3C以上电池需求量350GWh,占国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的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