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究竟是换电模式好,还是充电桩模式好的争议再起。而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实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径。
慢充、快充、超级快充、换电“四分天下”
为了更好地解决纯电动车续航的问题,国内电动汽车厂商主要有两种发展路径,一种是“提升充电效率”,另一种则是“快速换电”。
一直以来,这两种模式都在“齐头并进”。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充电与换电的平衡将很快被打破。
可以佐证的是,今年年初,宁德时代正式切入了换电赛道,发布了换电服务品牌EVOGO及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不仅仅是乘用车领域,宁德时代的换电模式触角还延伸到了商用车板块。9月17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首创的MTB(ModuletoBracket,模块集成底盘)技术,将率先应用于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重卡换电项目。
一家知名新能源车企的销售表示:“换电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配套了车电分离的电池租赁服务,让消费者在购买车辆后不用担心电池资产维护,还可以享受价格优惠,主机厂也能够节约大量电池购置成本。”但当记者追问,会不会被换到不好的电池?该销售谨慎表示:“这个概率很低。”
“随着充电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充电服务趋势也开始发生转变,未来,充电市场或将形成慢充、快充、超级快充、换电‘四分天下’的局面。”专业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无论是慢充、快充、超级快充还是换电,都会有不同场景及用途。例如慢充多数投放在办公场所、社区;普通快充集中在一些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公共充电站,具备休息室、餐厅、洗车、修车等服务设施的停车场中;超级快充,未来可能受到那些更追求时间效率和服务体验的中高端车型人群青睐。而换电的本质,除了是一个换电站,也是天然的储能设施,为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设施提供保障,成为微电网V2G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在未来的技术发展过程当中,根据细分场景和占比规模不同,四个充换电方式都会各有一席之地。”
对此,某投资顾问表示:“从技术的发展来看,私家车最好的方式还是充电,快充技术已经在逐步应用。另外,相对来说,建设换电站的投资巨大,相当于投入很多固定资产,一个充电桩的投资显然远远小于建设一座换电站,预计未来将是电池技术创新、快充为主,换电站为辅的方式。”
三大新兴商业模式赋能充电桩行业增长
虽然充电桩的投资相比换电较小,但有数据显示,新的充电桩的建设数量,似乎远比不上新能源车的销量。2022年前10个月,新能源车销量528万台,月均53万台,但新增充电桩208万个,月均21万个,每个月有32万个缺口。
业内人士表示:“从上述数据来看,桩车增量比为1:2.5,应该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充电桩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其规模发展速度需要与新能源汽车同频共振、适度超前。车主一天的行驶里程数是有限的,若盲目扩张投入,造成桩企的资产压力甚至恶性竞争,不利于整个产业持久健康的发展。”
“充电桩运营商的利润主要来自充电的服务费,水平基本保持在0.4-0.6元的较低水平。因此行业需要创新商业模式。”上述专业人士表示。
近日,中金发布的研报指出,充电行业建桩主力转变、风光并网增加、峰谷价差拉大的背景下,全包、光储充、虚拟电厂等新兴商业模式将赋能行业增长。
全包模式:顺应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掌握本地资源的增量客户。近年来中国公共桩运营市场格局趋于分散,8M21 充电运营CR3/CR5 合计份额54%/78%,8M22 CR3/CR5 市场份额下降至50%/68%;我们认为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运营商自建桩受限于资金和土地,建桩主力转变为地方国企、小工商业等掌握土地资源的第三方。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拥有优质土地资源的地方国企、小工商业、目的地业主有望维持建桩主力地位,而充电服务全包模式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直击上述群体核心痛点,有望助力企业规模提升。
光储充:局部地区配储经济性尚可,中长期降本增收、模式未来可期。充电站增配光储设备能够带来可观电费收益,但国内峰谷套利收益有限,叠加较高的初始投资成本,光储充模式目前主要用于示范性项目。国内长三角、珠三角等局部地区峰谷价差较高,充电站单配储能的可行性相对较好,我们测得当前部分高峰谷价差地区充电站配储的IRR已达到5%。未来光伏自发电和储能峰谷价差套利收益均有望增加,再加上投资成本下降,我们认为光储充模式的经济性长期趋好,未来有望成为新型能源网络的重要成员。
虚拟电厂:服务商聚合资源、调控负荷,需求响应收益可观。当前广州、深圳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名单中充换电类公司份额占比29%、位列第一。
对此,专业人士表示:“全包是目前运营商的主流模式;光储充因其对绿色电能的利用,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正成为未来充电的技术趋势。”
在虚拟电厂方面,业内人士称:“虚拟电厂平台可指令调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电池、新能源车充电等灵活性资源,实现削峰填谷、促进电网维持动态稳定。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充电服务商有望成为各地负荷聚合商中的主要成员。参与虚拟电厂、获得需求响应补贴,或将成为充电服务商的重要收益来源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实际上,充电桩建桩及运营市场,已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洗礼。从2020年开始,市场逻辑从补贴驱动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同时,第三方运营服务商开始占据主流地位。
新能源车充电可调配度远高于工商业/居民用电,充电服务商先天具备成为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的潜力。叠加需求响应收入可观,随新能源车保有量不断提升,充电服务商有望成为各地负荷聚合商中的主要成员,参与虚拟电厂、获得需求响应补贴或将成为充电服务商的重要收益来源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需求响应对响应精确度要求较高,充电服务商需要具备丰富的流量资源以及精确的分析、预测、调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