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旭日--《社区充电商业模式的演进和发展》

发布日期:2022-08-23

核心提示:8月22-24日,由充换电百人会、中国充电桩网、中国风光储网、联联充电、国家电投融和元储、充电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贺励展览
 

8月22-24日,由充换电百人会、中国充电桩网、中国风光储网、联联充电、国家电投&融和元储、充电联盟等单位联合主办,上海贺励展览有限公司、上海贺励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22中国国际光储充产业大会&2022中国国际社区充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光储充论坛&金砖社区充电论坛在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顺利召开。本届大会设置“论坛峰会+展示台展示”,既有企业细致入微的分析,也有行业专家为市场发展提出的设想与方案,助力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积极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深圳市加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6快充)创始人/董事长 唐旭日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社区充电商业模式的演进和发展》 。

 

以下为演讲实录:

 

唐旭日: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下午跟大家一块分享作为一个社区充电营运商,我们过去4年在社区充电的一些心得。

    我们公司专门聚焦在社区充电方面,营运的区域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在我们平台上大概每天有50万度电的量。我本人的从业经历,我是个能源“老炮”,在2002-2007年是做太阳能光伏,之后在外国的石油公司管理他们全中国的加油站业务,差不多是1000多家加油站,2016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充电和社区充电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的探索。

    今天非常荣幸跟大家一起分享。

    涉及到社区充电,大家都会说到一个不可能的三角。第一是用户体验,第二是场景适配,第三是经济收益。在这个当中有两个因素是弹性的,用户的体验是有弹性的,挣钱多、挣钱少是有弹性的,但是有一个是一票否决的,就是刚性。在社区充电的这个车位,你有没有有效控制,和相应的社区冗余电量有没有相应的模式和技术,来进行有效的分配。

    像以前“先到先得”这种非常粗放的运营方式,在电动汽车开始的一两年可以,但是将来只要有30%或者40%的人使用电动汽车,这种粗放的模式在社区是完完全全走不通的。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商业模式的演进,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在社区C端的用户,他的需求在不断变化,更多是进化。

    第二,在社区充电的技术响应模式方面,目前还是百花齐放的方式。我们看得到从智能手机乃至以前用有线的耳机到现在无线的耳机,我们从这当中看得出一些可以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

    第三,商业模式这方面、管理模式和管理界面怎么更新。

    第四,在经济收益方面,我们看得到哪些成本未来可以节约,哪些方面的收益可以进一步加强。

    我想和各位分享一下,这是今年4月份,欧盟所公布出来的一些全盘规划的白皮书。在这当中,有些方法论我们可以借鉴,你针对用户的一些分类,它也跟我们这种分类的方式相反。

    第一,私家有桩的私车主;第二是公司有桩的私车;第三是无桩在公共充电的私车;第四是公司用的公车;第五是出租车和网约车。

    黄色的部分是我们过去用了5个月时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做了相应的市场调研,跟欧洲所发布出来的信息背后的逻辑有非常大的雷同。针对用户的场景,欧洲单家独户住的,特别是北欧和荷兰比较多,在中国很少。但是在中国未来私家车社区充电主要是在住宅区和办公的地方,还有在城市的快充站。

    第二个方面是针对社区充电用户的需求,在过去北京特别多,有从四楼飞线下来的,当时是非常可怜的状况,就是响应基本的需求。那个时候不是好和坏,也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下一步从现在开始到2025年,我们认为社区充电的用户体验有所提升,过去对补电或者充电的痛苦容忍程度非常强,下一步一定会提升用户体验,在这当中最好的两个字形容就是“无感”,你收多少钱这是你的事情,你尽量不要跟用户发生过多的互动。

    往未来走,因为有“双碳”的策略,也有CCER节能减排私人用户碳积分的策略,未来光靠CCER的节能减排,从用户的身上,他们自己可以有很好的收益。

    打比方,我们拍下脑袋,一部电动汽车,一个人,按照不管是煤电水电全部混起来之后,每年差不多节约6吨碳,按照此时此刻在上海的交易价格,大概是400块钱不到,如果这个碳卖到欧洲去,今天就可以卖3000块钱,未来这个价格肯定不止这样的数字。

    有很多同事交流过,未来的终局是怎么样?那个时候用交流慢充还是直流慢充还是无线充电,还是大的机器人充电宝的方式?我们问过很多行业同行,这是一个主观判断,未来这个场景的终局是什么样。

    在我们肤浅的观察当中,我们将行业分四个阶段:探索、成长、整合、成熟。此时此刻我们在高速成长期,在探索期非常感谢很多行业同行,很多钱打水漂。在2015年12月28日新国标发布之前,之前投入的设备差不多没有用了。此时此刻到底是“2015+”的行业标准,还是中国汽车行业有新的行业标准,这对社区充电,乃至设备的长效性,有非常大的冲击。

    在这个地方我强烈呼吁政策的主管部门,千万将我们的信息带到前方,因为这是大家的真金白银,也是整个社会的财富,我们希望这个财富为中国的绿水青山创造一个更加长效的收益。

    有四种响应方式,交流慢充、直流慢充、无线充电和移动充电。在加拿大有一家公司叫Ziggy,他们已经部署了大概2000多台套的大的机器人,在这里面有一个70度的移动充电设施。在移动充电方面,在过去两三年,有关的汽车公司和石油公司都做了很深的研究。

    打比方,BP在2018年已经投入了一家新初创公司,叫FreeWire,到现在为止还是在做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的打磨当中。

    大众在欧洲也是在做这个方面的投入,中国雷军先生投资了一家公司叫始途,这个公司在杭州,现在也是在做移动充电方面的探索。

    去年年底西门子跟一家德国公司,叫Mohle,他们专门在研究无线充电,在他们的判断当中,未来是无线充电的天下。他们做了一个非常浅显的比方,之前你要是用的智能电话,耳机可能是有线的,现在大部分人的耳机是无线的,将来整个充电的方式也是这样。

    这一环节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作为一个比较大型营运商的无奈。过去6年做直流快充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独立的充电平台,和相应的特别是运作方式这方面,针对社区充电完完全全是行不通,有一点像猎豹和海豚之间的差别。

    我跟大家做一个非常浅显的比较,要是做直流快充的话,一根桩一个枪头,4毛钱一度电的服务费,差不要一根枪一天170度电才能打平,在做社区的交流桩慢充充电,一天5.8度电就可以打平。

    这当中大家发现在做直流快充的过程当中,这个场地的成本很高,在做交流慢充或者直流慢充,在社区里面场地的成本必须要服从目的地充电的商业模式,停车费归停车费,我这个电能相应的反应归我自己的营运。与此同时,一旦进了社区之后,你发现有几个方面的改变。

    (1)社区充电是弱场景,停车是强场景,别人是先停车再来充电。在社区,电能是非常缺乏的状况,社区的充电行为在没有一个很好的推动模式的情形之下,是非常随意的,我愿意早上充就早上充,愿意晚上充就晚上充。

    (2)一个交流慢充或者直流慢充的充电站,它整个能源密度的响应单位,是一个快充站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在这当中大家都看得到,以前在杭州有700个直流快充站,已经算很多了,进入社区的话,我们有7000个乃至10000个。

    (3)做直流快充的场站和整个商业模式可控性很强,我的场站我付租金,每天有多少店,相应的进行交割。一旦进入了社区充电的商业模式,你发现挣钱的快感就变成了分钱的痛苦,在这当中有哪些钱给业主委员会,有哪些钱给物业,有哪些钱给车厂和相应的单位。怎么样管理好共享的收益?这是我们目前的挑战,也是我们将来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4)在消费行为方面不一样。你做直流快充来的都是客,你要是进入社区充电,你发现来来回回都是这些熟人,你做熟人生意和价格敏感的事情,完全不一样。这是私域流量的运营模式,用户体验可以加分,与此同时价格跟直流快充相比,不敏感。

    这是我们过去几个月发现的模式,因为我们暂时还没有很好的推私桩共享,我们还是在社区推一个公共慢充群落的方式。我们投入的这些桩群有从6根桩开始,最多也投入100根桩,我们发现在此时此刻,35根桩左右的群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在这当中可以产出7度到8度电相应的产出量,按照7度、8度电,我们非常有信心,一开始的投入量很大,在两年左右我们能够回收。

    我们发现有几个效应:

    (1)扎堆效应。你在一个桩群环境很好,管理得很有序,在这当中,油车占位和电车占位的情形会得到一个有效的遏制,相互提醒。

    (2)有破窗效应。设备差、灯光暗,这根枪可以使用,那根枪不能使用,发现油车占位情形普遍,几乎产生不了任何的电量。所以在这当中,这个场景和设备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回归的曲线只是对过去的总结,这条曲线没有办法来预测未来(如图)。

    涉及到一些商业模式的演进,肯定会到收益的演进。从2016年初到现在做充电,我们发现是一条服务费往下走的模式,这是一条很可悲的曲线。我们开始做充电之后,一度电的服务费会接近6毛钱,到现在慢慢下滑到4毛钱左右。

    在这当中我们发现有两个方面,欧洲的同行所做出的一些好的行为,可以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他们从第一天就强调新能源为新能源车。跟我们同时创业的有一家荷兰公司,现在已经是30亿欧元的市值,已经上市了,它从第一天每充出去的电,不是光伏电就是风电。在这当中,整个能源的管理、集中采购和分配,他们做得非常好。

    与此同时,在节能减排的碳积分的衡量和计算,乃至分配方面,他跟欧洲的一些碳交易市场,乃至私人用户,有很好的链接。

    第二,他们在长期用户共同的投入和参与做得很好。这个公司有很多的股份是分配给很多的大型机构用户,乃至最初用电动汽车的人。所以,我们也在挑战自己,一样是爹妈生的,他们的房价跟我们差不多,只不过他们工资高出我们4倍而已,为什么他们每度电的充电服务费有4.6元钱,而我们4毛钱都不到。针对这一点,我无解,但是我们会很努力地往前走,来推动服务费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演进。

    我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非常感谢!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