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光储充论坛】周伏秋:《光储充融合发展与支持政策》

发布日期:2023-02-24

核心提示:8月22-24日,由国家电投融和元储、新型储能产业联盟、风光储百人会、中国风光储网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国际光储充产业大会(
微信图片_20230224102044
8月22-24日,由国家电投&融和元储、新型储能产业联盟、风光储百人会、中国风光储网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2中国国际光储充产业大会(简称:金砖光储充论坛)在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闭幕。本届大会设置“论坛峰会+展示台展示”,既有企业细致入微的分析,也有行业专家为市场发展提出的设想与方案,助力落实国家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要求,积极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演讲实录
微信图片_2023022410210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周伏秋研究员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光储充融合发展与支持政策》。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很遗憾本次不能到现场参加会议,在这里通过线上方式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今天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光储充”融合发展与支持政策》。今天主要交流两个方面:第一,“光储充”融合发展的逻辑。第二,“光储充”融合发展支持政策。
 
第一,“光储充”融合发展的逻辑。
在“双碳”目标下,怎么看光、储、充及其融合发展?如图表,我们国家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一共6种,可以看到无论是单算二氧化碳、还是统算六种温室气体,实际上能源相关的排放贡献度是最大的,占到了八、九成。这意味着“双碳”目标的实现,能源是主战场,这是一个基本概念。
 
 “双碳”目标的实现,能源是主战场,电力则是主力军。现在全社会把多用电、用绿电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主要路径,所以说电力是一个主力军。左边的图表是最新的、到今年上半年截止的全国电力工业数据,包括全社会用电量、发电装机等,全国发电装机已经超过了24亿千瓦,其中风电、光电装机容量是两位数的增长。
 
如右图,终端用能电气化是一个加速趋势,“十三五”电气化率提高了约6个百分点。根据目前的态势来看,“十四五”期间每年电气化率的提高可能在0.8-1个百分点之间,会有一些变数,但是总体趋势电气化率在上升。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国家已经提出要建立能源强国,能源强国建设的战略路线图,主要是综合实施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经历一个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过程,到2035年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能源经济体系,包括技术、产业、市场、治理体系等等。关于能源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国家提出了六个主要推进方向,我称之为“3+3”。能源要安全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这是能源发展的三条主线。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维度,能源要智慧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时间关系,不具体赘述。
 
基于前面说的,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电力怎么发展?现在的主要路径要建设一个新型的电力系统,国家去年明确提出来了,我们过去电力系统的特征大家很清楚。未来整个系统基本形态、物理特征正在发生快速地变化,整个系统各个环节源、网、荷、储可能都要重塑、重构、重定位,像源的话,过去电力有基荷、腰荷等概念,将来各类电源不仅仅提供电量支撑,还要向提供电力支撑加快转变;整个电力系统在快速地演进之中。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系统综合调节能力的建设。随着新能源占比持续地快速地提高,整个系统对于调节能力的需求急剧增加,所以前面讲的各个环节都要适当地建设这个综合调节能力,可能还需要适度的超前建设,近期、中期、长期到远期,系统综合调节能力的建设将是一个长周期的任务。
 
基于上面谈的宏观发展背景,我们来看“光储充”发展的核心价值。光、储、充各自的发展、以及三者的融合发展,首先它的价值是支撑我们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具体来说三个方面:提升电力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促进电力工业绿色低碳变革的加速、提升电力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包括数字化、服务化、标准化等等,进而支持建设现代的能源经济体系,这是“光储充”发展它的核心价值;当然最终是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第二,“光储充”融合发展支持政策。
“十四五”以来,关于“光储充”政策很多,我在这里列了一些。政策是综合性的,不断加强的,包括“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完善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实施的意见等等。另外财政部门出台了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意见。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意见等也出台了。总的来看,关于“光储充”及其融合发展的政策是加强的,这些文件在相应官网上都可以找到,大家可以拓展学习一下。
 
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过去有“十三五”能源规划、“十二五”能源规划,“十四五”规划名字改了,不光名字改了,也是能源规划的理念、思维方法的一个转变,一个核心变化。这个文件提了五大战略目标,我这里列了三个,包括能源安全方面的,包括低碳转型方面的,特别是包括能源系统效率方面的,这里提出到2025年灵活性电源的占比要达到24%左右,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等等。这些指标的提高,也是指导引领全社会推进能源电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际上也是我们“光储充”及其融合发展大的方向。现代能源体系有三个重点:增强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性、推动能源供应的绿色变革、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个文件非常重要,相当于“十四五”能源电力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请大家多关注、学习。
微信图片_20230224102117
 
 
 
二,今年初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里面提了很多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集成式、分布式并举,也提到要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的振兴融合发展。工业和建设领域要推动新能源应用,在园区要加快分布式光伏新能源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建设等等。里面文件提到要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包括提升灵活性、调节能力。另外要提高配网的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推进新能源电力市场的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消纳和制度等等,这个文件也很重要。
 
三,去年发布的关《关于报送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这个文件对我们整个分布式光伏的开发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为止,全国列为试点开发的,县级地区六百多个,如左图是县区地理分布。由于这个政策的刺激,右边这个表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为止整个光伏的开发规模到了3.4亿千瓦,其中有1.3亿是分布式光伏。未来在此推动下,“十四五”可能整个光伏,特别是分布式开发的开发利用会进入一个更快的速度,规模会越来越大。
 
 四,第四个文件《关于鼓励可再生资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者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这是去年发的。这也是明确的政策信号,市场化电网调峰配电的挂钩比例,4小时、15%、20%等等,明确了不同资源调峰能力的认定标准。文件里提到从去年开始,今年明年往后,可能随着情况的变化,国家可能会调整挂钩比例,4小时可能更长,比例可能也会更高等等,当然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每个地方可能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适当的比例指标。
 
五,关于储能的文件。因为储能从去年到现在备受关注,去年发的文件是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制造意见,提出明确的目标,3000万千瓦以上,实际上从目前来看各个地方将来建设规模可能远远超过这个指标。关于源侧、网侧、用户侧储能政策也给出了明确信号,对源侧大力推进,对于网和用户侧是积极推动、积极支持,另外要健全新型储能价格机制。现在价格机制也在研究,将来可能出台一些新的政策,大家可以多关注。
 
六,去年提出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现在提出“十四五”要翻一番,“十五五”翻一番,2025年储蓄规模要到6000万千瓦以上,投产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现在大量的抽水蓄能项目在开工或者做积极建设的准备,当然建设主力还是电网企业。如右图可以看到,整个抽蓄利用小时和风光装机占比,从“十三五”来看,抽蓄利用小时到了4位数,说明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将来对于系统调节能力,对于抽蓄的需求越来越大。
 
七,关于“充”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这里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到“十四五”末,充电桩建设要超前,布局要均衡,要满足两千万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其次,对于小区配件明确要求,确保固定车位百分之百或预留安装条件。对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型污染环境治理区域覆盖率不低于80%,其他区域不低于60%,充电桩建设要县、乡镇全覆盖。
 
八,《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这个文件亮点一个是优化峰谷电价机制,过去占比3:1,现在要提到4:1。另外特别提出要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不低于20%,另外探索参照尖峰电价建立深谷电价机制。现在全国27个地区执行尖峰电价,尖峰与低谷电价之比大体在5:1左右。
 
九,今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之的意见》(2022)。里面提了五大目标,六大重点任务,特别是其中提出要打造统一的要素资源市场,里面提到几个市场: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统一的资本市场、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这些都与我们密切相关,后续相关建设也请大家多关注一下。
十,这个月上旬发布了《关于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的通知》。之前关于支持气候投融资发展,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个文件确定了23个地区作为投融资试点。这些试点地区投融资政策机制建设出台可能会更快,“光储充”及其融合发展应该都是气候投融资政策的重点支持方向,这些地方后续会有更多政策利好,请大家关注和利用好政策。
 
今天利用这个时间,就两个方面和大家做了一个简要交流,第一个是与大家探讨了“光储充”融合发展的政策与产业逻辑,第二方面给大家梳理了若干“光储充”发展支持政策。当然政策还有很多,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政策,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业务。
 

 
 
[ 行业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沪ICP备16055099号-3

充电桩网 版权所有 © 2016-2018 咨询热线:021-6117 0511  邮箱:sina@heliexpo.cn 在线沟通:

本网中文域名:充电桩网.本站网络实名:充电桩网-最专业的充电桩行业信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