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风口上的产业,充电桩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作为一项自助式便民利民的充电服务,在一推出时便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充电桩虽好,却也有闲而不用的问题,不少小区充电桩使用率不足30%。
建设充电桩的初衷就是为了方便居民充电,减少了电动车乱停乱放及飞线充电、进楼充电、人车同屋充电等现象,降低安全隐患。现在却成为了“摆设”,问题究竟出在哪?
1、有桩无位,鸠占鹊巢
很多时候,急需充电的用户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充电桩,却发现停车位已经被不充电的电瓶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占用,导致真正需要充电的用户却找不到停车位。
2、供大于求,闲置电桩多
不难发现,有不少小区一栋楼下面就安装了3-4台充电桩,可同时供30-4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然而小区电动车数量却不是很多,导致不少桩口长期闲置。
3、安装位置偏僻,充电不便
有些充电桩安装在地下车库里,一方面,不容易发现;另一方面,很多人车子较大下地库陡坡不方便。而且地库信号不稳定,很多充电桩无法支持扫码充电,给在这个智能化的时代里带来了极大不便。
4、有桩没服务,故障无人维修
充电桩安装数量不断增加,运营商管理和服务难以跟上,设备故障长期无人维护,渐渐的车主便不在此充电。
5、充电贵,收费不合理
大部分小区收费在1元4小时,也就个别小区1元7小时,不少业主反应自己小区收费比其他小区贵,拒绝在充电桩上充电,宁愿自己拉线或直接将车子推到家里充电。
充电桩的出现,确实给小区电动车充电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如何让充电桩“活”起来,那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1、提高质量,让服务“增值”
充电是常态,服务没有止境,运营商只有提高服务“含金量”,便民利民项目才能落细落实。
2、疏堵并治、坚决治理违规充电行为
运营商联合物业加强对管理区域内电动车停放、充电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积极宣传教育电动车不规范充电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提高居民安全意识。
3、加大对“僵尸车”的整理
及时在充电区贴上醒目的提示标语,主动让不充电的车主让出停车位,建议物业划分充电区和停车区,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停车.